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1 . 2020~2021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了16座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竖穴土坑墓,其规模、葬具、随葬品数量存在很大差异。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出现贫富分化现象B.属于母系氏族社会
C.国家形态开始形成D.社会经济较为繁荣
2 . 如图展示了明清两代的宦官规模。这反映出(     

注:纵轴为十年内宦官平均人数。其中,实心圆点代表明确记载的宦官人数,虚线部分为根据两个实心圆点之间平均增长率计算出来的人数。
A.清代注重吸取前朝教训B.古代宦官管理体系完备
C.宦官专权决定王朝盛衰D.明代宦官记载不可采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汉武帝的言行记载,没有过度美化汉武帝的形象,甚至对汉武帝做错的事多有批评。这体现了《史记》的特点是(     
A.秉笔直书B.人物刻画生动C.以人物为中心D.兼具史学文学特色
2023-11-2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宋朝陕西蓝田吕氏兄弟制定的《吕氏乡约》的《乡约》部分包含“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等4项约文条款和“罚式”“聚会”“主事”等3项制度性条款;《乡仪》部分则包含“宾仪”“吉仪”“嘉仪”“凶仪”等4种乡民日常生活所需遵循的礼节。据此可知该乡约(     
A.推动了律令与乡规民约的逐渐合流B.具备了一定的行政职能
C.意在构建儒家伦理主导的社会秩序D.开启了理学世俗化历程
5 . 《魏书》记载,北魏决定以“魏”为国号,认为“夫魏者,大名,神州之上国”。《魏书》中称东晋为“僭伪”,称宋齐梁为“岛夷”,这些称呼(     
A.表明北魏完成了封建化B.意在强调政权的正统性
C.扫清了孝文帝改革阻力D.反映了民族关系的复杂
6 . 14世纪诗人乔叟选用伦敦方言作为诗歌媒介,创作出卓越的诗篇,成为英语和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之后,经过诗人埃德蒙·斯潘塞、剧作家马洛到莎士比亚时代,英语臻于成熟,文学发展也达到高峰。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英语成熟促进文学水平提升B.文学兴盛体现民族意识觉醒
C.王权强化导致文学形式革新D.伦敦方言成为文学创作媒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某一帝国分裂后,中近东国家大多在政治、文化、风俗上或多或少地受到古希腊文明影响,并与当地原有文化交流融合。这一帝国是(     
A.   B.   
C.   D.   
2023-11-19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赋税始于夏代,在井田制基础上,三代行贡、助、彻之法,即“籍田以力”的劳役地租……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实行“履亩而税”……确立了以田亩计征的实物地租制,是税收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标记。

第二次重大改革是秦汉时期……秦统一后,征收田租“舍地而税人”,即按每人应有土地亩数征税,田租约为“什一之税”……至唐时实行租庸调制,国家征收租庸调时,只问丁身,不问财产,定额缴纳。

第三次重大变革是唐中后期的两税法……

第四次重大变革是明代的“一条鞭法”……标志中国赋税制度向以稻田为课税对象的租税制度转化。

第五次重大变革是清代的“摊丁入亩”……将丁银摊入田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完成了赋役合并,取消了征税的双重标准。人头税基本废除。

——摘编自《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发展史》

材料二

现代有史学家把中国古代税收变化表示为“黄宗羲定律”,公式为:

两税法=租庸调+杂税

王安石免役钱法=(租庸调+杂税)+杂税

一条鞭法=(租庸调+杂税+杂税)+杂税

地丁合一=(租庸调+杂税+杂税+杂税+杂税)+杂税

通式:bn=A+nx。式中bn为经过n次改制之后的新税额,A为原始税额,x为杂税,n为改制次数。显然,这是个累进的算术级数。

——改编自秦晖《并税改革与黄宗羲定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改革的影响。
2023-11-19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服饰上,唐代宽袍大袖,无论男女都爱着胡服;宋代则相对修身适体,尤其是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襦衣、背子的“遮掩”功能加强。这反映出宋代(     
A.民族交融的不断加强B.社会重理的审美意趣
C.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D.追求个性的思想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古代中国,姓或氏是身份与权力的象征。春秋时期,统治者才有姓,氏则是统治者颁给有功、有土地或有职官的贵族;战国时期,平民开始有僭越或冒用姓氏的情况。但秦汉以后,姓氏普及于一般平民。秦汉以后姓氏普及是(     
A.华夷族群的认同B.登录户籍的需要C.人口迁徙的频繁D.统一国家的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