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医与中华文化传承】

材料一   孙思邈对中医理论进一步完善。医道方面:“吾闻善盲天者,必本之于人”;“天有四时五行,人有四时五脏”;“阳用其精,阴用其形,天人之所同也”;“体有可治愈之疾,天有可消之灾也”等,这些是孙思邈中医理论的立足点。医术方面:“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医德方面:“医者仁术”;行医“不为利回,不为义疚,仁之方也”。至此,中医基础理论趋于系统完备。

开元十一年颁布《诸州置医学博士敕》,要求各州配置一个医术精湛的医学博士,官阶九品。各州都要有《唐本草》一部,经典药方汇编类书一部,所收录的验方一百一十个以上,要与经史类书籍同等收藏。《诸州置医学博士敕》标志中医学社会推广开始步入正轨。

——根据翦伯赞《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史第四册》整理

材料二   《神农本草经》是中医药学的鼻祖,记载中药三百六十种,分上中下三品。梁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新增中药一倍,也分三品,分别附于后。唐宋政府组织医家重修本草经,增补中药合计一千五百五十八种,被称谓中医药学大全。然而,唐宋中药学“品目多杂,甚至混淆,以至意义俱失”。明朝湖北中医药学家李时珍对中医药的发展十分忧虑,决心辞官,潜心科学,历时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三易稿而成《本草纲目》。“书成,将上之朝,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土天夫家有其书”。《本草纲目》的主要贡献有二,一是补增中药物三百七十四种,使中药品种增至一千八百九十二,这比秦汉时足足增加了五倍,李时珍是古代中药学的集大成者。李时珍最大的贡献还是发明中药学分类法纲目法,这比《神农本草经》分类法更科学。纲目法将中医药分为共十六纲,纲下分目,共六十二目。纲目分类法既有中国古典哲学的宏深智慧,又有近代科学的务实精微。《本草纲目》“首以水、火,次之以土。水,火为万物之先,土为万物母也。次之以金石,从土也……”,它科学传承了中华古典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也将阴阳五行哲理具化到中医科学的研究中。李时珍还对动物界从低级到高级分类,“次之以虫、鳞、介、禽、兽,终之以人,从贱至贵也”,这种分类法在当时世界范围内也是遥遥领先的,极富科学理性精神。

——根据《明史·李时珍传》、《本草纲目·凡例》整理

材料三   清代中医学人才辈出,成就斐然,中医防疫科学成就尤为突出。下表(表5)是见于正史的部分中医学家及其著作。

——据《清史稿:文艺传》、陈邦贤《中国医学史》整理

传主

生卒

籍贯

身份

著作

吴有性

1582—1652

江南吴县

《瘟疫论》

戴天章

1644—1722

江苏上元

诸生

《伤寒》《杂病》《咳论注》《疟论注》《广瘟疫论》

余霖

1724—1795

安徽桐城

《疫疹一得》

刘奎

山东诸城

《瘟疫论类编》《松峰说疫》

喻昌

1585—1664

江西新建,侨居常熟

副榜贡生

《伤寒尚论篇》《医门法律》《寓意草》

徐彬

浙江嘉兴

喻昌弟子

《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金匮要略论注》

张璐

1617—1699

江南长洲

博贯儒业

《医通》《伤寒缵论》《伤寒绪论》《本经逢原》《诊宗三昧》《千金方释义》

高斗魁

1623—1670

浙江鄞县

诸生

《医学心法》《吹毛编》

周学海

1856—1906

安徽建德

光绪十八年进士

《脉义简摩》《脉简补义》《诊家直诀》《辨脉平脉章句》
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孙思邈中医理论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特征。
(2)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唐朝、明朝和清朝中医学家对中医文化发展的主要贡献,并分析影响中医发展的因素。
2 . 1916年6月,北洋政府在北京举办第一次文官高等考试。考试前颁布了颁布了《文官高等考试令》、《文官高等考试令施行细则》,对应考人的资格规定如下表,这一规定(     
必备资格:男子25岁以上,具有以下4种资格之一资格限制:有下列项之一者,不得参加考试
(1)国国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习修习3年以上毕业,得有文凭者。(1)剥夺公权或停止公权尚未复权。
(2)经教育部制定的外国大学或高等专门学习修习3年以上毕业,得有文凭者。(2)品行卑污,被控有案,查明属实。
(3)经教育部认可的本国私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修习3年以上毕业,得有文凭者。(3)受破产宣告,尚未复权。
(4)修习政治、经济、法律学科具有同等学力而。(4)有精神病或年力衰弱。
有荐任以上相当资格者,或曾经考试得有出身者,经政事堂派员举行甄录试(资格审查考试),亦可报考政治、经济、法律各项专科。(5)亏欠公款或侵蚀公款。
其他法令有特别规定的。
A.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B.实现了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主张
C.体现了现代文官制度的平等性D.适应了近代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2024-01-0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宜昌市夷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月半月考联考历史试题
3 . 亚里士多德注重实证研究,曾对158个城邦的制度进行调查,下表为他整理的雅典城邦的官职情况。据此可知,雅典城邦(     
官职将军市场
监理
公共
水源
管理
城市
监护
乡区
监护
司库注册
执罚
典狱
其他
待遇无薪无薪无薪无薪无薪无薪无薪无薪无薪无薪
A.官职设置注重公共事务管理B.不同岗位需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
C.居民可以轮流担任城邦职官D.无薪待遇导致官员难以清廉自守
4 . 下表所示是高德步主编《世界经济史》中对20世纪90年代国际关系的部分描述。据表可知(     
美国与欧共体(欧盟)1990年,美欧密切合作的一个法律文献——《大西洋宣言》,承认“在欧共体日益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在经济和货币问题、外交政策和安全领域,它将享有自己独立的地位”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中国的复关谈判正式转换为入世谈判。经过多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入世谈判,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第143名成员
欧盟与东盟1994年7月,欧盟制定了《走向亚洲的新战略》,提出加强对亚洲的贸易和投资,把东盟作为其亚洲战略的优先伙伴。2011年5月,印尼总统苏西洛表示,欧盟是东盟最大的投资来源地、第二大贸易伙伴,东盟是欧盟第五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在过去20年增长了10倍,每年约有700万欧洲游客访问东盟国家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根据联合国1997年的统计,全世界已有4.4万个跨国公司母公司和28万个在国外的子公司和附属企业,形成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这些跨国公司控制了全世界1/3的生产。掌握了全世界70%的对外直接投资、2/3的世界贸易、70%以上的专利和其他技术转让
A.冷战结束后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B.跨国公司促成区域集团化趋势
C.世界经济体系实现了真正统一
D.经济全球化助推世界经济发展
2024-01-20更新 | 6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为明以前及明清时期湖北各地从医者的分布情况,该表实际上反映出(     

时期

府州

明以前

总计

武昌府

4

13

94

111

汉阳府

14

158

172

黄州府

4

105

210

319

德安府

2

12

33

47

安陆府

2

37

71

110

襄阳府

6

6

26

38

荆州府

5

19

85

109

郧阳府

1

2

18

21

宜昌府

1

22

23

荆门直隶州

21

21

施南府

1

17

18

不详

1

4

5

总计

26

209

759

994

A.湖北的医学水平全国领先B.湖北各地的医者分布不均
C.黄州府医者所占比例最多D.医者分布受政治经济影响
6 . 下表所示为某学生搜集的不同时期部分文人对唐代藩镇的相关评价。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天下兵又动,太平竞何时......上天不虚应,祸福各有随。我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韩愈《归彭城》
唐之亡,强分其地,国以十数”李攸《宋朝事实》
“世言唐亡于藩镇。而中叶以降,其不遂并于吐蕃、回纥,灭于黄巢者,未必非藩镇之力……藩镇强唐弱,藩镇弱唐亡”顾炎武《日知录》
A.学者立场和时代影响历史书写B.上述材料均为研究唐代藩镇的一手史料
C.历史研究随着时代发展而完善D.历史结论应以今日价值标准作最终判断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历史上的东西方茶叶贸易概况。

时间概况
唐代中国茶叶传播至西亚阿拉伯地区,西方就已经注意到中国的饮茶习俗
16世纪欧洲商人、传教士自东返,介绍中国饮茶方式和以茶待客的生活习俗,介绍茶具和其他器具
17世纪至18世纪初荷兰是欧洲最大的茶叶贩运国。荷兰成为最早开始饮茶的欧洲国家。茶叶最初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价格相当贵,一般人消费不起
18世纪后半期英国东印度公司支配了世界茶叶贸易。茶叶成为英国的大众饮料,饮茶之风在英国广泛流行,创造了独特的英国“下午茶”文化,这适应了英国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19世纪英国人养成了在茶中加糖的习惯,饮茶的流行推动了瓷器茶具、餐具等的流行。中国外销茶叶主要有红茶和绿茶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8-30更新 | 301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湖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以西南、西北地区为重点,开展了一场以工业交通、国防科技工业为基础的大规模基本建设,史称“三线”建设。下表为1963—1975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在大区域间的分配比重(%)。据此可知,“三线”建设(     
时期沿海内地
总计其中“三线”地区
1963—1965年39.458.038.2
1966—1970年30.966.852.7
1971—1975年39.453.541.1
注:沿海、内地的比重数字总计不等于100,因为统一购置的运输工具等投资是不分地区的,未划入地区内。
A.旨在构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B.推动了东西之间交通状况的改善
C.意在调整工业布局提升国防力量D.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023-08-30更新 | 307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1993-2008年中国四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这反映出我国(     
时间主要内容
1993年重点放在工业部门,对政府的工业管理体制做了大胆探索。
1998年将国务院40个部门减少到29个,一些原来直接管理工业的部门退出政府序列。
2003年大力减少行政审批和微观管理事务的要求;成立了银监会和调整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领导体制;组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08年积极探索建立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管理体制。
A.强化政府对经济的主导作用B.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C.改革开放推动政府职能转变D.初步确立新型政企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下表列举了现代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名称的起源及含义。综合表中信息可知,现代拉丁美洲(     
国名秘鲁墨西哥阿根廷哥伦比亚玻利维亚
起源印第安语印第安语西班牙语西班牙语西班牙语
含义玉米之仓太阳神白银哥伦布之国玻利瓦尔之国
A.民族意识不断觉醒B.多种文化同时并存
C.农业经济较为发达D.殖民色彩日益浓厚
2023-08-28更新 | 2965次组卷 | 33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