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是1941年美术家古元在延安创作的木刻画下图《逃亡地主又归来》,该图意在说明边区

A.封建势力卷土重来B.土地革命深入人心
C.贯彻落实统战政策D.阶级矛盾得以消除
2022-01-11更新 | 397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测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周代实行“赐姓制度”,即周天子对异姓诸侯的原有之姓重新加以申命,如《左传》记载“周天子封舜后胡公满于陈,赐姓曰妫”。“天子赐姓”在当时
A.造成了大量新姓产生B.扩大了政治统治基础
C.不利于族群间的融合D.旨在顺利推行分封制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15世纪,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奴制的瓦解,商品流通量不断增加,要求货币流通量的有效供应增加;同时,贵族阶层为了支付战争费用和购买东方精美昂贵的消费品,需要更多的金银。在欧洲人看来,探寻黄金最理想的地方莫过于东方,因为东方国家被描述为财富无穷、金银遍地。1453年,土耳其人占领了君士坦丁堡,控制了地中海的商业通道,并在海上大肆劫掠,致使东西方贸易出现危机。欧洲,尤其是西欧国家组织了多次探险,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探险活动得到了科学技术尤其是天文学和航海技术的有力支持。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到17世纪末,全球所有大陆(除南极外)与主要乌屿的海岸线,已被描绘在欧洲人的航海图上。大发现带来的巨大财富强烈地吸引着西欧的贵族、商人、传教士涌向世界各地,很多中下层居民也奔向海外谋生。欧洲人给美洲带去了马、羊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甘蔗和麦类。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东方的香料也成为欧美人的生活必需品。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可可等作物。

——摘编自池小平《地理大发现的基本动因与重大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拉伯帝国统治时期,兴起了翻译运动。其内容涉及古希腊罗马文化、波斯一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古印度文化等文化成果,空间上跨越了三洲五海。这场运动最初是由于阿拉伯帝国征服了文化比自身先进的广大地区,为巩固执政的需要,作为征服者的阿拉伯民族通过翻译而大力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化,提升自身文化水准,以便更好地统治异族。在执政地位稳固、帝国进入昌盛安定时期后,物质生活的繁荣促进了整个国家精神和文化生活的繁荣,这时,持续发展的翻译运动又送来了和平时期亟需的精神文化食粮。

——摘编自李晓非等《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何以彪炳青史》

材料二   阿拉伯学者把东西方文化融合为一体,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阿拉伯文化昌盛时期,西欧正处于文化低潮时期。那时的西欧,在基督教文化的垄断下,辉煌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几乎荡然无存,古典著作鲜为人知。然而,阿拉伯学者却通过翻译保存了大量的希腊学术著作,并把这些著作通过拉丁文等译本传回欧洲,弥补了欧洲文化的“断层”,点燃了欧洲智慧的火种。从此,欧洲重新发现了希腊学术著作,为欧洲新文化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兴起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