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1 . 在中世纪,条约的缔结常要教会的高级代表直接参加或事后确认,并进行宗教宣誓;而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条约的必须遵守以及违反处罚作了成文规定,如和约第97条规定:“努力使任何人不以任何借口予以违反。”这一变化(     
A.推动了世界近代外交制度的确立B.印证国家统一发展的时代趋势
C.使得解决国际争端更具可操作性D.表明天主教会权力的彻底丧失
2 . 明末的顾炎武曾说:“自条鞭之法行,则夏税、秋粮、均徭、带征确有定额,里胥无由飞洒,奸豪无从规避。”这说明一条鞭法的实行(     
A.实现了国家税收的增长B.保证了吏治的廉洁清明
C.削弱了豪强地主的势力D.提高了财税征收的效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按照孙中山的早期设想,辛亥革命后的民国政府应该走以宪制为中心的合众建国道路。然而各种政治势力的重心不在宪政上,而在争夺国家的最高权力上。内阁制也好,总统制也罢,都只围绕着争夺国家最高权力。这反映了民国初年(     
A.军阀割据混战B.共和制有名无实C.列强加紧侵华D.顽固派争权夺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英国的高级文官服务的年限越长,他们的影响也就越大,有时甚至具有决定性的发言权。正是这种现象使文官成为国家机器重要的一部分,成了"永不更迭的幕后政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高级文官作为政务官参与内阁B.高级文官决定国家的内外政策
C.政党政治被少部分文官所操纵D.文官制度确保政府政策延续性
2022-08-02更新 | 991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1918年范旭东成立永利制碱公司,投入巨资尝试“以盐制碱”,历经六年试产失败,仍拒绝外国公司高价收购,继续试车、停产、改进,终于在1926年成功生产出优质纯碱,并荣获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据此可知(     
A.传统社会结构得到显著改善B.中国制碱工业开始领先世界
C.民族工业自主创新艰难发展D.中华民国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6 . “一五计划”时期,中国航空工业引进苏联多型飞机仿制并成功首飞;20世纪末,在美国终止合作项目、关闭MD—90生产线情况下,国家决定发展涡扇支线飞机,2017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客机C919成功首飞。据此可知,中国飞机制造业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的重视与支持B.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C.国民经济结构优化D.科技封锁激发活力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可以帮助我们变得更加明智,它还可以告诉我们采取某些行动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但是历史中没有明确的蓝图可以帮助我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未来。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由各种因素、人物或年代共同发力的特殊产物。然而,通过回顾过去,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教训,来指导我们如何继续前进,同时也能得到一些警告,来了解究竟哪些事可能发生,哪些事不可能发生。我们必须谨记,应当尽可能地放宽回顾历史的眼界,如果只是一味寻找那些能够支持我们做出决定的历史经验,我们将会遇到麻烦。

——摘编自【加】玛格丽特·麦克米伦《历史的运用与滥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现代史的史实,围绕“历史事件的产生与教训”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论题正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北魏在北部边陲建立了沃野等镇,用以防御。为了保证防御人员的各种物资供应,久而久之,镇的商品经济逐渐发展起来。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集镇的形成和发展(     
A.与军事防御目的密切相关B.主要是为了发展商品经济
C.以自然村落为基础而形成D.导致人口向集镇大量聚集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0年代末到1930年代,在中国农村经济日益走向衰落的背景下,兴起了乡村建设运动。来自教育机构,学术团体和大专院校的倡导者们,在定县、邹平、新都等地创建试验区,成立乡村小学,平民学校、夜校;改良农业,提倡副业;成立借贷处和信用合作社:设立乡村医院、卫生所等。不少乡建工作者与农民同生活,共劳动,尽量使自己“农民化”。然而,十年乡村建设运动,不仅复兴农村经济的目的没有实现,相反各实验区经济的衰落程度进一步加深。

乡村建设倡导者之一的梁漱溪将此称之为“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的难局:“本来最理想的乡村运动,是乡下人动,我们帮他呐喊。退一步说,也应当是他想动,而我们领着他动。现在完全不是这样。现在是我们动,他们不动;他们不但不动,甚且因为我们动,反来和我们闹得很不合适,几乎让我们作不下去。”梁漱溟进而分析了造成“乡村不动”的根本原因,“是农民偏乎静,我们偏乎动;农民偏乎旧,我们偏乎断……总之,从心理上根本合不来”。

——据晏阳初《十年来的中国乡村建设》及《梁漱溟全集》整理

从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的理论与实践中,选择任一理论或实践实例来评析材料中梁漱溟的观点。(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2-06-27更新 | 2011次组卷 | 1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督抚是清代地方最高军政长官,也是各省最高监察官。时人指出:“(督抚)所劾不过小官,苟且塞责,大贪大恶反多徇纵”。有些钻营贪赎官员,“遇清介督抚,此辈立挂弹章;遇要钱之督抚,无不适逢其所好”。这反映了当时
A.地方官员贪腐之风盛行B.地方监察制度存在弊端
C.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D.国家行政体制遭到破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