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5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0~1930年美国汽车销售量,由4100辆达到2787400辆。1908年,福特设计出了福特T型汽车。这种车价格低、容易修、车体轻和行速快,很受民众欢迎。1914年,福特首创生产流水线,装配效率提高。生产流水线带动了汽车产业的蓬勃兴盛,直接带动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20世纪20年代,通用汽车公司内部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使得公司内各职能机构和主管责任分工明确,各分支公司的经营活动既有自主性又相互协调,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和应变能力大为提高。

——王金虎《20世纪前期美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福特汽车公司发行了一本名为《女性与福特汽车》的小册子,宣扬汽车在向促使女性向新女性转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些女权主义者把汽车作为自己独立生活风格的象征。……1919年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了通用汽车债券承兑公司,即提供汽车分期付款信贷的第一个汽车销售金融公司,它的汽车分期特款销售在1925年大约占当年全国汽车信贷销售总额的一半。

——刘凤环《1920年代美国汽车工业在消费社会中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1900~1930年美国汽车工业的特点。
(2)结合材料一、二,阐述美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材料内容出处
“广州凡矶围堤岸皆种荔枝、龙眼,或有弃稻田以种者。”清代笔记:屈大均《广东新语》
“(泉州)为稻利薄,蔗利厚,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明代笔记:陈懋仁《泉南杂志》
“松江镇肆中收布之所,曰‘花布纱庄’。民间布成持以易花(棉花),或以棉纱易花(棉花),辗转相乘,储余易御寒具,兼佐米盐。”清代地方志:蔡自申《金泽小志》
“盛泽镇居民以绸绫为业。”清代笔记:沈云《盛湖杂录》
“石门镇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清代地方志:张霖《石门县志》
(1)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市场经济因素”,分别运用上述材料对此观点予以说明。
(2)研究历史的材料来源要客观可靠,指出表格内材料的史料价值及局限。
2024-06-1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人说:“1990年以前社会主流价值观对下海还是不齿的态度,大家都支持鼓励别人下海,但自己不下海。最早认为下海的都是混不下去、没办法、走投无路的人,或者是犯了错误的人,再晚一点认为是本事不大的人,但到了1992年下海的就都是体制内或社会上的精英分子了。”材料中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思想观念的日益解放B.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
C.城市所有制结构不断发展完善D.中国更深层次参与经济全球化
2024-06-08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4 . 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定了一项外交原则———“一边倒”,即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领导人把外交战略调整为“一条线、一大片”的设想,即建立一条从日本经过欧洲一直到美国的统一战线,以抗衡当时霸权主义野心日益膨胀的苏联。外交战略的调整,说明中国(     
A.开始推行全方位外交布局B.首次打破了帝国主义封锁
C.抛弃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弱化国家利益中的意识形态因素
2024-06-08更新 | 2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5 . 二战结束后,欧洲一体化被提上日程。英国政府仍把英国和英联邦及殖民地放在首位并宣称:“我们的事业和利益远在欧洲大陆之外。”20世纪50年代末,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经济增长率远高于英国,联邦德国和法国相继成为西欧第二及第二经济强国。1973年,英国最终加入欧共体。英国态度变化主要由于(     
A.英属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B.法德等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实力增强
C.英国经济发展放缓强国地位受到挑战D.美国实力相对下降促使英国调整政策
2024-06-01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与研究西方文明的传统观点不同,德国古史学家迈耶和英国历史学家伯里都认为,应该把地中海地区视为一个整体,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古埃及和两河流域,这一观点反映了(     
A.区域文明的传播与扩展B.西方文明产生于古代希腊和罗马
C.地理环境决定文明起源D.临近大河是文明诞生的必要条件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工业革命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呢?首先,是经过十七世纪中叶的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制度。以议会制和内阁制为主要内容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保证了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这个政权的建立,不仅扫除了生产力发展的封建障碍,而且推行了一系列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土地政策、税收政策、贸易政策和殖民政策,剥削和掠夺本国人民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以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为发展工业而需要的资金、劳动力和市场,都因为有了这个政权而得到了保证。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框架内,劳资矛盾,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欠发达的边缘国家与发达的中心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这些都意味着早期的资产阶级都是靠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来榨取剩余价值的,都是靠对外扩张、剥削殖民地来转嫁国内危机、获取超额利润的。

——陈雄《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端于英国,在诸多富有发明创造精神的能工巧匠的努力下,生产工具的效率获得大幅提升,尤其是以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实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由手工工场制到近代工厂制的过渡。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德等国家实现了工业化;自然科学蓬勃发展,促使各国的电力、电器、化学、石油、汽车和飞机制造等新工业部门得以建立和发展,并最终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在全世界经济结构中的统治地位。

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科技的发展使现代工业体系的基本格局逐步形成,许多新能源、新材料得到开发利用,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从1870年到1900年的30年间,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2.2倍,从1870年到1914年的44年里,世界贸易增加了3倍。科技进步、工业发展也间接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科技力量雄厚、竞争力强的大企业不断吞并小企业,促进了资本、生产和技术的集中,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在各种先进科技条件的支持下,垄断资本不断向外扩张,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盈利空间,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陈雄《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产生的背景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并简述其作用。
2024-05-3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甘地认为,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不仅仅是人类道德的堕落,而且也毁灭了整个印度传统社会的经济秩序……独立后的印度绝不能建立以工业文明为模式的西方式社会。他理想中的社会是建立在印度文明——由手纺车、犁和印度哲学构成的基础之上的真理和非暴力社会。由此可知,甘地主张(     
A.建立与印度文明相适应的经济秩序B.以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争取印度独立
C.彻底划清与西方国家的政治界限D.保持本民族特色实行经济国有化
2024-05-27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9 . 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把欧洲经济力量的重心由意大利和地中海永远移到了大西洋,但其繁荣昙花一现,未能持久;而大西洋沿岸的其他国家如英国、荷兰和法国很快承袭了它们的衣钵,崛起为世界名列前茅的经济强国。这一过程主要反映(     
A.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是崛起的基础B.各国的崛起开启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
C.新的经济内驱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D.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瓦解封建经济
2024-05-27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太平洋战争的结束开创了东亚的一个新时代。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该学者所描述的近代中国取得的成就主要源于(     
A.此阶段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B.此阶段中国的综合国力超过日本
C.太平洋战争削弱日本的整体实力D.中国抗战胜利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2024-05-27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