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各阶段人才流经战国七雄人次(单位:人)

            排序

阶段

1

2

3

4

5

6

7

流动总数

前期

魏7

齐6

赵5

秦5

韩4

楚3

燕0

30

中期

秦24

魏22

齐15

楚14

赵10

燕7

韩4

96

后期

秦17

赵15

魏5

燕5

楚3

齐2

韩1

48

(注:统计样本为国籍相对明确的战国人才,表中诸侯国后的数字为流入人数)
据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战国时期华夷观念淡薄B.政治人才流动最频繁
C.侧面反映一国综合国力D.百家争鸣的政治反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唐初至中期,朝廷重臣多国子监、太学毕业,并以进士及第而入仕为荣。唐后期,“国家之仕进者,必举于州县,然后升于礼部吏部”,再也没有“或太学高第,或诸州进士”的排序了。这反映了
A.官员文化素质降低B.人才选拔方式调整
C.考试舞弊行为杜绝D.科考选才范围扩大
2022-05-19更新 | 454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三)历史试题
2013·上海·高考真题
3 . ①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②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③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④(朝鲜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嗣后全行废绝。
以上条款引自中国近代四个不平等条约,按签订时间先后排序为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②③④①D.③④②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