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0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密尔顿指出:在美国议会投票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州的多数却是美国人民的少数”,同时举出了一个美国人民的多数却是州的少数的例子(最大四个州的人口却超过了总人口数的一半)。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如果实行单独的参议一院制或单独的众议一院制,分别会造成怎样的结果?

材料二:麦迪逊认为:“在共和政体中立法权必然处于支配地位,补救这个不便的方法就是把立法机构分为不同的单位。”汉密尔顿认为立法机关如果全由选民代表构成的一院制,就会存在部分人侵犯部分人权利的行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联邦党人文集》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宪法为解决麦迪逊和汉密尔顿提出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其特点。

材料三:鉴于国会下议院的议员选举办法存在弊端,亟宜采取有效措施以矫正之。宜扩充有权参加议员选举之人数……凡在能产生一名或数名国会代表之各城市或城镇选区居留之成年男子,未被剥夺法律能力者……拥有或租有住宅、仓房、账房、商店的有权选举该城市或城镇选区一名或数名国会代表。

——据英国《改革法案》(1832年)整理


(3)依据材料三指出1832年英国的议会改革对选举权作了哪些规定。

材料四:(1)凡年满21岁之男子,精神健全,目前不在因犯罪而坐牢之列者,都有选举权。(2)秘密投票——以保障选民运用其投票权利。(3)国会议员不应有财产的资格限制——使各选区能够选出他们爱戴的人,不论贫富。

——英国宪章运动中的《人民宪章》(1837年)

材料五:1832年改革法案颁布时,人民曾寄以深切企望,希望他们受的种种苦难能够大部分——即使不是全部——得到消弭……所谓改革法案无非是把权力从某一个掌权派移到另一个掌权派,而人民仍得不到任何保障。

——英国《全国请愿书》(1839年)


(4)材料四与材料五实际上反映了当时工人阶级怎样的要求?
2019-10-1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东丽区四合庄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材料一 1947年,丘吉尔问道:“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是一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那些标题为“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和“欧洲时代的消失”的论文都认为欧洲已灭亡。
材料二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年——2004年)
年份具体内容
1951法、德等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法、德等六国在罗马签署协定,决定实施共同农业政策
1967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
1973英国、丹麦和爱尔兰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一次扩
1974欧洲理事会成立
1979欧共体成立欧洲议会
1981希腊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二次扩大
1986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三次扩大
1993欧共体更名为欧盟、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1995奥地处、瑞典和芬兰成为成员国,欧盟第四次扩大
2002欧元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
2004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匈牙利等十国加入欧盟,欧盟第五次扩大

材料三 危机可以导致欧元区的解体和欧元的消失,但危机也可能导致欧元区一体化进程的深化——不但有统一货币,而且有统一或近乎统一的财政,类似于国联邦和各州的财政关系。此前,欧盟和欧元区扩张速度太快,很多体制机制并不完善,未来是否可以引入退出或除名机制,以免陷入无路可走的境地。未来,还应进一步打破各种要素流动的障碍,如劳动力的流动,以推动劳动生产率的趋同。

——2012224日百度百科名片《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西欧所面临的状况以及为此所作出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分析欧洲一体化的特点。
(3)请针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走向,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017-07-25更新 | 104次组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香港英国官方统计,1952年,香港有147家工厂倒闭,除了倒闭的工厂外其余工厂也处于半停工或部分停工状态,工人失业人数超过50%。工业制品对外销售额1951年月平均为25,976,466港元,1952年月平均为19,138,429港元。1953年,一个香港厂商感慨地对记者说:“香港的工业实在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香港在历史和地理上与中国大陆连接,尽管大陆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但香港都享受不到。香港工业在奋力挣扎,工业商会要求英政府的协助与保护,得到的是于事无补的卫冕之词。有些厂家努力改善生产,提高品质,减低成本,甚至采用联营方式来向海外推销,然而在美日商品的倾销面前,这种竞争显然是软弱无力的,于是有些人想到南迁到南洋各地,但是不景气笼罩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何处是乐土?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日益严重的大前提下,一切舍本逐末的办法都是枉然。

——摘自陈真主编的《中国近代史工业资料》

材料二:香港工业的困难是不是没有办法解决?但回顾三年来新中国伟大的成就,大建设开始了,人民生活改善副工业化的美丽景象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因此,面向大陆,面向祖国是香港唯一的出路。许多有远见的爱国的厂家,由香港内迁后的蓬勃发展情况,正是徘徊在歧途上的香港厂商的一个光明的启示。

——摘自陈真主编的《中国近代史工业资料》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香港工业发展的状况及其形成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副工业化的美丽景象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中的工业化的特点及成就。
(3)综上所述,对你有何启示。
2020-01-0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2020年高三1月教学质量检测(一)历史试题

4 . 海上丝绸之路源远流长,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朝,延续至今。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

唐朝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任官,和中国人通婚。北宋政府在广州等地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事务和贸易,征收商税。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等远销日本、东南亚各地,输入商品以香料、珠宝为主。南宋政府在一些大的港口设有供外商居住的蕃坊。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节选

材料二

2013年10月,在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演讲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重点畅通由中国沿海港口经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以及由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等方向的运输大通道。共同建设一批海上框枢纽港口,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产业、能源资源、贸易投资等多领域合作,不断丰富合作内涵。

——2015年2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何立峰:共建21世纪海上丝路共享繁荣发展机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原因。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政府倡导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相比的新特点。

2017-10-25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验收考试历史试题
5 . 元代实行的行省制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创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元初的行省性质与金朝类似,仍属中央派出机构,设置并不稳定。但随着全国的统一,行省很快转化成了固定、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行省拥有大权,“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潜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七》

材料二 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不得彻承制署置属吏”,“十省之属自篼库(保管仓库的役吏)而上,皆命于朝”;“诸行省用及千定(锭),必咨都省”;“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军事上在批准调军程序、委任统军人等方面要受中央节制,布置调换戍兵、整点军队等事宜更是由朝廷直接掌握。御史台、行御史台,和各道廉访司对行省的工作进行严格的监察。

——摘编自宋镰《元史》等

材料三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元代行省性质的演变,并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行省长官行使权力的特点。
(2)据材料三指出元代地方行政制度创新的主要内涵及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就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2019-11-0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博海中学2019-2020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在史学研究中,人们对同一历史事件由于不同的史观,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欧洲中心史观等等,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关于工业革命起因的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生态缓解”这一概念,在波梅兰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当食品和燃料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美洲新大陆提供的“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

——崔之元《生态缓解、奴隶制与英国工业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经济力量兴起的因素,“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

(2)概括材料二中美洲大陆的“生态缓解”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条件。

(3)材料一、二主要体现了哪种史观?这种史观在认识工业革命的起因上有何特点?

7 . 法制建设和进步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第三表: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
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六表:凡主张曾缔结"现金借贷"或"要式买卖"契约的,负举证之责;缔结上述契约后又否认的,处以双倍于标的的罚金。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若犯死罪,议定奏裁,皆须取决宸(“宸”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衷,曹司不敢与夺。                                                ——《唐律疏议》     
材料三:第二条第三款: 总统应经常向国会报告联邦的情况,并向国会提出他认为必要和适当的措施,供其考虑;在特殊情况下,他得召集两院或其中一院开会,并得于两院对于休会时间意见不一致时,命令两院休会到他认为适当的时期为止;他应接见大使和公使;他应注意使法律切实执行,并任命所有合众国的军官。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四:“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政治体制和宪法坚持的原则各是什么? 并分析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3)材料四中的“民治”在中国的近现代社会都努力去落实,请写出中国近代至建国初期关于“民治” 的三部主要法律名称及每部法律的特点或原则?20世纪末中国“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什么?
2019-01-30更新 | 5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8 . 制度是强制执行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外国观察家们都被中华文明的久远性与稳定性所深深震撼。19世纪中期在中国任职的英国领事官员T.T.Meadows根据他所获得的第一手观察资料对这些做出了以下解释。……其真正原因可归结为三个原则和一种制度……这三个原则是:1.以德治国优于凭武力治国。2.选拔最有贤能的人为国家效力是实现国家的政治清明必不可少的条件。3.如果君主道德败坏、醉生梦死,并由此导致高压的暴政,那么人民有权力处置这样的君主。一种机制是:公开选拔文官的科举考试制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自秦汉开始,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其主要职责是监察。从汉武帝开始,监察与行政相分离,以行政区域划分为原则,设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开创我国巡视监察制度之先河。自曹魏开始,监察向组织机构化方向发展,其标志是中央御史台的设立。

——卜宪群《重视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经验》

材料三  封建君主对官员的道德要求首先是“忠”,其次才是“廉”,而人治下的反腐倡廉难免具有主观随意性。皇帝口含天宪、出言即法,随意性极大。

——于永军《封建社会反腐败最终“败”在哪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治国中选官制度的演变有何规律?
(2)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作者对封建社会反腐败的看法。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仅有先进的数学或其他技术突破并不足以导致经济发展的加速,而且,在这些伟大的文明(指中国、印度和伊斯兰文明等)中,政治危机常常会导致政府努力恢复传统或宗教正统来帮助其重建秩序,而科学的发展往往会被这一过程所阻断,甚至一些先进的科学成果还会被遗失。

而在1500年以后的西方,一系列的新发现促使着思想家们去突破古代和宗教传统所赋予的知识,并专注于通过数学/逻辑的研究方法和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来理解自然界……并且使科学技术成为工业生产中应有的一个组成部分。正是18世纪的美国,这些变化第一次被聚拢到了一起,从而创造出了一波又一波由科学所激发的技术革新,进而产生了现代工业的增长。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作者认为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的条件。

材料二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各经济部门的产出指数

年份棉织品生铁汽船铁路蒸汽机水车毛织品亚麻布人口
175011.01.01.01.01.01.01.0
1800242.16.71.01.07.01.711.43.11.5
185026710.683.356.062.4114.82.792.27.33.1
190078853.23337.22402.7191.61931.82.547.25.45.6

——摘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或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材料三早在1952年12月5-8日,伦敦发生了由于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而导致4000余人死亡的“烟雾事件”,该事件提醒人类,肆意破坏自然环境,最终将会招致严重的报复。

——摘自金重远、冯玮、李海东《世界现当代史》

(3)综上,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工业化。

10 . “软实力”指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中,除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之外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及外交政策等方面的吸引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的建立基于游牧文明征服农耕文明这样一个民族融合模式。汉族人对于满洲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诸如圈地运动、剃发易服等,都表示强烈不合作和反抗。……清王朝若没有足够的文化软实力结束基于民族冲突的动荡时局,那么经济发展、国力强大、民众富足、文化繁荣就无从谈起,其统治也很可能如元朝经过短暂的形式统一之后分崩离析。
——《论康熙治国与清初文化软实力》 摘自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材料二 拿破仑执政后, 颁布了宪法, 稳定了政局。拿破仑与教皇达成协议, 1802年正式实施《政教协议》, 恢复宗教信仰自由, 较好地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宗教矛盾, 消除了社会不稳定因素。1804年制定《拿破仑法典》, 从法律上巩固了大革命的所有制关系, 确保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摘编自赵立冲《伟人与历史—论拿破仑的两重性》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国凭借其文化软实力大力推行文化外交。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说:“应对文化全球化,就是要提倡文化多样性。”
(1)分析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熙皇帝构建“文化软实力”的特点,并举出具体措施。
(2)依据材料二,概括拿破仑在构建法国“软实力”方面的建树及其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全球化加速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30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卷0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