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梦,是一个国家前进的动力,有梦的民族才能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梦就是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
(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开始了追梦的历程。新中国成立之初,为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做了怎样的制度安排?
材料二 改革开放是中国圆梦的重要环节,以下是邓小平南巡讲话摘录: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用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

(2)有人讲,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请你结合以上材料说明邓小平南巡讲话是如何解放人们思想的?又书写了怎样的传奇?
材料三 美国历史上的大事年表(节选):
1787年 制定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1861年 因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爆发了内战
1879年 爱迪生发明了碳丝灯泡,结束了人类的“黑暗时代”
1933年 罗斯福新政避免了资本主义世界范围内的一场大危机
1947年 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3)美利坚民族是一个有梦的民族,美国是一个因梦想而强大的国家。依据材料概述在我国和平崛起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美国借鉴哪些历史经验?
2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震荡最剧烈、最不稳定的时期,发生了社会和政治的“大裂变”。阅读下面的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现代史大事年表(节选)
1894年 日本挑起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1895年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康有为等“公车上书”。
1897年 严复译述的《天演论》在《国闻报》上定期发表。
1898年 6月,维新变法开始。9月,那拉氏发动“戊戌政变”。
1899年 秋,山东平原县义和团在朱红灯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
1900年 夏,全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浪潮。6月,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1年 9月,《辛丑条约》签订。
1902年 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在《苏报》上发表。
1903年 邹容著《革命军》,章炳麟为《革命军》作序。
1905年 实行清末“新政”。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1911年 清朝裁撤军机处,改设内阁。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912年 元旦,中华民国成立。2月,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接任。
1913年 3月,袁世凯派人杀害了宋教仁。7月,爆发“二次革命”。
回答以下问题:
(1)从以上大事年表中可以看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先后出现了哪两股进步社会思潮?
(2)上述两股社会思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014-07-30更新 | 3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广东广州市越秀区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3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震荡最剧烈、最不稳定的时期,发生了社会和政治的“大裂变”。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现代史大事年表(节选)
1894年
日本挑起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1895年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康有为等“公车上书”。
1897年
严复译述的《天演论》在《国闻报》上定期发表。
1898年
6月,维新变法开始。9月,那拉氏发动“戊戌政变”。
1899年
秋,山东平原县义和团在朱红灯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
1900年
夏,全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浪潮。6月,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1年
9月,《辛丑条约》签订。
1902年
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在《苏报》上发表。
1903年
邹容著《革命军》,章炳麟为《革命军》作序。
1904年
华兴会、光复会成立。陈天华著《猛回头》和《警世钟》。
1905年
实行清末“新政”。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1911年
清朝裁撤军机处,改设内阁。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912年
元旦,中华民国成立。2月,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接任。
1913年
3月,袁世凯派人杀害了宋教仁。7月,爆发“二次革命”。
1915年
12月,袁世凯当上了中华帝国皇帝,蔡锷组织护国军讨袁。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掀起新文化运动。
1917年
张勋复辟失败。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
1918年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请回答:
(1)从上表可以看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先后出现了哪几股进步社会思潮? 并说明这几股进步潮流之间存在着哪些联系?
(2)某校高二学生历史学习研究组认为,此表编制者明显忽视了经济文明史部分,据此请加上你认为重要的内容。
(3)严复译述《天演论》的发表促进了维新运动的兴起,维新变法运动给我们留下哪些宝贵遗产?
(4)维新派与革命派的理想蓝图不能实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013-09-04更新 | 14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定远二中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4 .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逐渐走向全球化。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说:“人们询问,所有正从秘鲁和墨西哥不断流入西班牙的黄金和白银的结果如何?它们落入法国人、英国人和荷兰人的口袋;他们在加的斯(引者注:西班牙南部海港)经商,并把自己的工业产品送到美洲作为回报。这些金钱的大部分流到东印度群岛,支付丝绸、香料、钾硝、冰糖、茶叶、纺织品、钻石和古董。”
——[英]A.赖克温《中国和欧洲:18世纪的文化、艺术交往》
材料二

材料三 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
1944年
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947年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签署
1949年
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
……
1993年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国际互联网年”

(1)据材料一,分析指出西欧金钱财富的主要来源和流向。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的西欧经济扩张呈现出哪些特点?这一扩张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19世纪末的先进中国人是如何应对的?
(3)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世界经济体系的新变化。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4)有学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结合材料三说明这一观点。
2013-11-21更新 | 7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哈四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记者既据最高之地,代表国民,国民而亦即承认为其代表者。一纸之出,可以收全国之观听;一议之发,可以挽全国之倾势。
——《国民日日报》发刊词(1903)
材料二 20世纪《申报》大事年表
——根据宋军《申报的兴衰》整理编制
材料三 下图是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

(1)材料一中,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信息?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二,《申报》为我们研究当时社会的进步现象提供了哪些视角?并简要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民主”出现频率的变化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13-09-04更新 | 6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6 . 人类历史发展是从孤立分散走向整体联系的过程。

唐朝时期的海陆交通线                                1500年以后的商队路线
(1)观察地图,指出1500年以后的商队路线与唐朝时期的交通线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
到1914年以前铺成的海底电缆长达51.6万公里,因而加强了大陆与大陆之间的电报联系。……这个时期有3万艘商船……往来运货于世界各地。各大洲也建成了横贯大陆的铁路……。一个国家举行的博览会,可以有世界“万国”参加。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中国读者可以读到英国哲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或代议制可以对东方国家……发生影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编》下卷
(2)依据所学知识,评价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
中国与“世贸”关系大事年表(部分)
阶段
时 间
概 况
1
1947年
关贸总协定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中国是创始国之一。
2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台湾当局占据关贸总协定中的中国席位。
1971年
总协定取消台湾的观察员资格。
3
198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申请。
1995年
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会议决定接纳中国为该组织的观察员。
2001年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第143个成员。


(3)根据上表,为每阶段起一个名称。选取其中一个阶段,分析相关的历史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