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1 道试题
1 . 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和有序与否,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1900年世界贸易不仅数量上明显增长了,而且还发生了一些新变化。继英国之后,一些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普遍扩大了本国工业产品的出口。……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格局。此外,这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至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在经济上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了。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英国和德国陷入了工业竞争之中。到1914年,美国和德国在若干领域内的生产都超过了英国。不过对于英国人来说,德国的挑战更为严重。同德国的工业竞争,促使国际政治联盟在19世纪末做重新调整。英德之间的竞争只不过是19世纪最后几十年国际竞争最激烈的一个方面。随着各国致力于工业化事宜,他们找市场的努力就导致国家之间直接对立。竞争的一个结果是自由贸易的信条被除英国以外的所有国家抛弃了。

——编自爱德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三   二战后初期,在奠定全球经济生产和贸易迅速增长的基础方面,美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美国政府为国际贸易和贷款机构提供资金,世界经济从战争破坏中恢复。美国经济的巨大财富,使之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它是欧洲和亚洲各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二战后不久,美元成为主要国际货币,它有着稳定的固定价值。直到1971年,美国政府一直保证每盎司黄金兑换30美元的币值,以黄金为基准维持着美元价值的稳定。美国的对外援助,在战后初期主要流向欧洲国家,促进了经济增长。

——选自丹尼尔·R.布劳尔《20世纪世界史》


(1)阅读材料一,概括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世界贸易发生的“一些新变化”。结合所学,从技术的角度指出这一时期“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在经济上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20世纪初英国与“国际政治联盟”做出的“重新调整”,并分析20世纪3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抛弃“自由贸易的信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3)阅读材料三,概括美国在促进世界“贸易迅速增长”方面所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结合所学,写出使“美元成为主要国际货币”的会议名称,并简析其产生的主要影响。
2021-11-09更新 | 317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2·经济与社会生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洪武三年,朱元璋为笼络功臣,“凡公侯伯封拜,俱给铁券”,获铁券者具有“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的法外之权。洪武五年,朱元璋又诏令工部铸铁榜“申诫公侯”,以特殊的法律对铁券的特权进行制约,甚至对恃功不法的功臣加以惩处。由此可知,明太祖时期
A.分封诸王引起政局动荡B.政策朝令夕改成为常态
C.专制主义呈现强化趋势D.崇文抑武政策重新确立
2022-04-24更新 | 909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04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 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表为唐代各道科举人才分布表,据此可知
关内
河南
河北
河东
淮南
山南
江南
岭南
剑南
陇右

21328
初唐49444129125422188
中唐6149503431127411250
晚唐334620161427138
合计145140114815717131133584
A.北方地区始终是唐代科举人才的主要分布地
B.唐代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始终呈增长趋势
C.中唐时期各地科举人才均超过了初唐的水平
D.晚唐科举人才数量下降是科举制衰落的体现
2021-11-18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选必1-素养测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朝中后期,苏州府下辖的钱门塘市,是一处重要的棉布集散地,有许多徽商在此租房而居,收买棉布,也就有了“钱鸣塘市”之称;同为苏州府管辖的平江镇,其经济支柱是米业,商人由湖广、江西运入大米,再由米行转卖到邻近各城镇。这表明当时
A.徽商是最具影响力的商人群体B.外来农作物改变民众生活习惯
C.商业发展推动乡村城市化进程D.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不断提高
2021-08-31更新 | 654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2·经济与社会生活》
5 . 德意志帝国政府从19世纪80年代起陆续通过了一系列社会保障立法,1911年又通过了《工人保险法典》,规定设立地方保险局、高等保险局、帝国保险局等三级监督机构,以严格监督各类社会保障组织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反映了
A.德意志帝国中央集权趋势的不断加强B.工人阶级斗争改变了德国的政治局面
C.社会福利保险制度在欧洲的普遍实行D.代议制度的推行有利于实现社会平等
6 . “(20世纪后期)新工业革命的最大亮点是其影响将均匀地遍及全球。产品的制造地将更加分散,反映在工业生产上就是越来越多的制造商会将其制造业链条混合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新工业革命”的这些特征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工业生产呈现分散化的特点B.工业布局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
C.经济全球化趋势正深入发展D.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建立
7 . 1972年8月,中国从反对肢解一个国家的原则立场和国际法规范出发,在安理会投票否决由部分国家提出的关于推荐接纳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的决议草案。原因是印度军队尚未撤出东巴,巴基斯坦的9万战俘和3万平民尚未按1948年的日内瓦公约约定被遣返本国,战争状态尚未结束。此举
A.说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B.标志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C.改变了全面冷战的国际局势D.表明中国发挥了大国作用
2022-03-08更新 | 519次组卷 | 6卷引用:第四单元民族关系和国家关系单元测试-【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8 .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中苏边界冲突发生后,中国对于战争的危机感十分强烈,所以当美国表现出与中国展开战略合作的意愿时,中国便走上了联美抗苏的道路,这也使得中国的外交战略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中国外交战略的这一转变
A.消除了中美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B.弱化了国家利益中意识形态因素
C.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D.加速了美苏两极格局瓦解的进程
2022-01-01更新 | 798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过关测试】
20-21高三下·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史料记载,清代,皖南地区宣城、南陵二县姜的品质优良,植姜面积较广,姜类非常畅销,“宣城、南陵姜利最大,宣城黄渡产者无筋……上农夫家亩可数十石,计一乡可得数万石”。这表明,当时皖南地区
A.经济作物开始大量种植B.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C.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D.区域间的贸易较为活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4世纪,西欧一些城市成立了城市同盟并制定了同盟法律,于是出现了一个所谓“法律圈”现象,如德意志地区莱茵河畔法兰克福的法律为49个城市所采用。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B.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
C.基督教会实力的削弱D.欧洲大陆法系的形成
2022-01-28更新 | 932次组卷 | 28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必2)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