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5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669年,国际贸易重要港口阿姆斯特丹在全城设立了多达1800盏街灯,由100名城市点灯人负责运营。该市还雇佣150名市民每夜在大街小巷巡逻。造访该城的来客纷纷注意到这里少有犯罪和骚乱。同期,伦敦的夜晚也沐浴在玻璃灯笼的光辉之中。17世纪末,欧洲人第一次驯服了夜晚。据此可推断(       
A.西欧海外活动获利丰厚B.科学发展拓展人类活动空间
C.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巨变D.工业革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今日更新 | 520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私立世龙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6月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2 . 1926年1月,吴玉章在广州国民党二大期间的一次答词中说:民国元年的革命虽然成功,但所主张的不过是十八世纪法国式的革命,“拿百年前的旧方法,应付现在的新环境,当然是走不通的”。他强调的是(       
A.工农群众的革命主力军作用B.创新革命理论的紧迫性
C.需要吸取法国大革命的教训D.推进国民革命的必要性
昨日更新 | 27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第二中学2025届新高三上学期衔接性测试历史试题
3 . 《拿破仑法典》第1123条规定:“凡未被法律宣告为无能力之人均得订立契约。”第1594条规定:“一切法律并未禁止其为买卖行为之人,均得买受或出卖。”这些规定(     
A.践行了启蒙思想B.调和了社会矛盾C.保护了财产私有D.规范了贸易行为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商业资本垄断阶段起初,英国东印度公司是由伦敦商人合股经营的一种临时性的组织。1600年12月31日,英国东印度公司从伊丽莎白女王(1558—1603)那里领取了特许状,获得与好望角以东印度等东方国家进行贸易的特权,其他公司不得参与其间。1702年,东印度公司获得英国议会承认,成为拥有军舰和军队、以及在印度宣战和媾和特权的强有力组织。18世纪中叶,东印度公司通过战争摧毁了法国殖民者在印度的势力,独霸了对印度的统治。东印度公司凭借暴力,靠不等价贸易和海盗劫掠获取了印度大量财富。
工业资本剥削阶段1813年英国议会取消了公司对印度贸易的垄断,准许一切英国臣民在印度境内自由居住和贸易。1853年,议会通过法案,英国政府加强了对公司行政活动的监督,公司董事会失去了在印度任命官吏的权限。1853年法案虽然仍允许公司苟延残喘,但没过多久,这个声名狼藉的殖民机构就被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怒涛冲垮了。1858年8月2日,英国议会通过“关于改善治理印度的法案”,英国女王兼任印度女皇,印度总督代表女王治理印度。至此,东印度公司统治印度的时代正式宣告终结。

——摘编自陈传金《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兴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对近代早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兴衰进行阐释。(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01030日,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在波士顿为他史无前例的第三个总统任期进行竞选造势演说的时候,对他的听众做出如下承诺:“你们的孩子不会被派上外国的战场。”他的演说被视为捍卫了美国的中立政策,承诺让美国置身于欧洲战事之外,听任战火延烧整个欧洲大陆,德国几乎击垮了英国。

——伊恩·克肖《命运攸关的抉择:1940~1941年间改变世界的十个决策》

材料二   二战期间,……美国的意识形态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作用不断凸显。美国的民主制度和集体安全、民族自决权等理念远超英国,使美国更具世界领导权的合法性。……建立一个有助于国家利益实现的新霸权体系成为这一时期美国国际战略的根本目标,其核心是建立以自由国际主义为原则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行新型殖民主义。

——黄金辉、魏倩《大变局下英美霸权转移的路径及其启示——以美国国际战略为中心的考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二战前后美国国际战略转移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岚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新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据云梦出土的《秦简》《秦律》记载,当时,从粮食、衣着、牲畜,到陶、木、铁器,都由官府经营,工师等“工隶臣”也为国家所有,于是出现了“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等现象。这些政策(       
A.改变了秦朝社会阶层结构B.体现国家对经济调控能力的增强
C.表明私营手工业迅速萎缩D.反映出“工商食官”体制趋于严密
昨日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9年梁启超等社会精英游历欧洲,却到处看到和听到西方文化人士失望于自身文明,“想输入些东方文明,令他们得些调剂”的言论使他们倏然觉悟,转向国人提倡东方文化,因此引发了国内流行一时的东方文化思想。《欧洲心影录》中梁启超甚至这样感慨,我们的国家有个绝大责任横在前途,“什么责任呢?是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的文明,叫他化合起来成一种新文明”。

20年代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这种多少有些不太正常的过分热情逐渐消退,但各种专业译介和研究却继续得到发展。……对于近代以来屡遭西方劫难,严重缺乏文化自信的国人来说,这无疑起到一定的鼓励效果,部分扫除了由来已久的文化悲观情绪。

总之,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这场中国文化西播热潮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虽然西方世界的文化歧视态度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但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独特优势,开启了自身的近代复兴,步入又一个全新历史阶段。

——摘编自夏舒洋《一战后的中国文化西播热潮述评》

材料二   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经济快速发展。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认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儒家文化的影响。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东亚儒家社会同西方自由放任的社会有着根本的差异。儒家社会相信个人脱离不了家庭、大家庭、朋友以至整个社会,而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家庭所扮演的角色。新加坡依赖家庭的凝聚力、影响力来维持社会秩序,传承节俭、刻苦、孝顺、敬老、尊贤、求知等美德。这些因素造就了有生产力的人民,推动了经济增长。

——摘自《历史选择性必修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结束至二战期间,西方人士对中国文化态度的变化过程,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新加坡与西方对中国文化态度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面对当今中西方文化交流频繁,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
8 . 【党的宣传思想工作】

材料一   在国际新闻界同仁眼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敌后抗日根据地充满神秘色彩,极具新闻价值。有数据表明,1936年到1945年,与中共抗日根据地有过直接接触的欧美人士达数百人,其中74人到访过延安。他们成为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的重要力量。1943年中共设立中央宣传委员会,毛泽东亲自主抓对外宣传工作。毛泽东在接受英国记者贝特兰采访时强调,“我们的工作,是以不疲倦的努力,解释现在的形势,联合国民党及其他一切爱国党派,为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面对国民党新闻封锁,中共统筹规划,设立“香港八路军办事处”、长江局国际宣传委员会等对外宣传管理机构,有针对性地实施组织传播。

——谢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实践经验梳理》

材料二   下图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对外出版机构和刊物创办、发行地

——陆玥《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对外出版工作经验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视对外宣传的背景。
(2)根据材料,指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出版工作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意义。
9 . 【致敬国士】

中国自古敬仰国士:“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摘自《左传·成公十六年》),“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摘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摘自黄庭坚《书幽芳亭》)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年级在2024年4月底举办了主题为“致敬国士,华彩拾光”的成人礼活动,号召步入18岁的高三学生以“国士”为榜样,书写奋斗青春。

请你围绕该主题,从所学的中国历史中任选一位“国士”,自拟标题,展开论述。(要求:人物选择恰当,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从1980年4月开始,中国实行外汇兑换券制度,即外国游客和华侨在华消费不能直接使用人民币或外国货币,必须先在中国银行将外币兑换为外汇券,再用外汇券在友谊商店、涉外饭店等指定地点消费。这一政策的推行(     
A.反映了对外开放的水平进一步提升B.说明旅游业市场得到了健全和规范
C.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积累外汇资金D.增强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