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1 道试题
1 . 对下面年代尺体现的主题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B.亚非拉人民的反殖民斗争
C.欧美国家民主化进程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
2021-07-0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0·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学者解读中国古代某一类型绘画:“ 与禅画相似,但实质上却有许多不同。相同的是,两者都不求形似,只重意境,不求画面色彩,却求万物的真质;不同的是,禅画是以禅心观照万物,妙悟万物,该类型画则是以文学诗词之心去观看万物,感受万物。”这种类型画是指
A.山水画,描绘意境气韵B.文人画,强调才情气节
C.花鸟画,追求形态逼真D.人物画,注重人物故事
2020-09-10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新高考创新卷》选考历史试题(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辽宋夏金时期,大体上,可以把淮水、大散关连成—条线,全国的经济区可以以这样一条线为对称轴:南北经济的发展是北不如南;从走向看,南与北的经济发达区,大多靠近这条轴线;离这条对称轴越远,经济则越落后。中国经济的变化仍是从中轴线向四周推开,只不过是中轴线向东南偏移了。对此正确的解读是
A.政治中心开始东移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区域经济差异较大D.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2021-12-02更新 | 25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非凡吉创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一)历史试题
4 . 图1、图2是中国古代两个历史时期的运河路线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图2

对比图1、图2,指出这两个历史时期运河路线的变化,并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这种变化进行解读。(要求:史实准确、逻辑严谨、解读合理。)
2021-12-02更新 | 33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图为中国古代气温变化曲线图。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A.朝代的垮塌均发生在气候变暖的高温区间
B.寒冷期北方游牧民族南迁导致战争频繁发生
C.温暖期社会相对稳定,国力远胜于寒冷期
D.气候冷暖变迁对朝代兴衰更迭起决定性作用
6 . 下图是相关学者基于经济数据测算出的清代康乾时期粮食产量相关数据。对此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政局动荡导致中国人均粮食产量下降
B.高产作物的传入使中国粮食总产量提高
C.粮食商品化程度提高造成中国粮食危机
D.当时中国农业发展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87年,曾助推戊戌变法的晚清外交家、政治家黄遵宪说,“余考泰西之学,其源盖出于墨子。其所谓人人有自主权利,则墨子之尚通也:其谓爱邻如已,则墨于之兼爱也:其谓独尊上帝,保汝灵魂,则墨于之尊天明鬼也:至于机器之精,攻守之能,则墨子备攻、备灾、削鸢能飞之余结也”。此外。他还认为泰西用法类乎申韩,设官类手周礼,行政类乎管子,“若夫一切格致之学,散见于周秦诸书者尤多”。

——摘编自黄遵宪《日本国志.学术志》等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对黄遵完观点进行解读 和评析。 要求:解读合理,更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0-09-0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73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钢铁业雇佣工人从50.9万人减少到19.6万人,其中六大钢铁公司雇佣工人从17.9万人减少到9.2万人。日本钢铁公司的职工人数在20世纪80年代减少了10%。1976~1989年,欧共体钢铁工业职工人数减少到40万人。对材料信息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
A.发达国家钢铁工业生产力严重下降B.经济全球化推动发达国家产业转移
C.发达国家经济“滞胀”现象严重D.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造成资源紧缺
9 . 十八世纪初,“福建之米,原不足以供福建之食,虽丰年多取资于江浙,而江浙之米,原不足以供江浙之食,虽丰年必仰给于湖广。数十年来,大都湖广之米辏集于苏郡之枫桥,而枫桥之米,间由上海、乍浦以往福建。故岁虽频祲(灾荒),而米价不腾。”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江南地区农业衰败B.人口激增导致粮食危机
C.区域分工格局显现D.海禁影响沿海居民生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图出自《欧洲全球霸权之前:1250到1350的世界体系》,西方学者珍妮特·阿布卢格霍德,绘制了一批相互重叠的贸易区域。据图,解读合理的是
A.世界市场已经形成B.商业和地理扩张明显
C.区域经贸均衡发展D.西方中心论色彩浓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