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数据来源: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农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农业税为国家建设及经济运行提供了基本的保障。1958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全国农业税趋于统一。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业税的税收收入在逐年上升,但其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却逐年下降,到2002年农业税只占国家税收总额的2.6%。200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废除《条例》,至此农业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为了确保取消农业税后农民负担不会反弹,我国又实施了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减轻农民在教育费用上的过重负担,以及推行合作医疗和社会保险及增加对农村的补贴等措施。

——摘编自叶青、袁昭颖《中国农业税的演变、终结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变化的主要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段城乡居民的收入之比下降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我国取消农业税的意义及其对税制改革的启示。
2024-03-20更新 | 382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10 材料题(查补能力·提升练)-【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2 . 下图为1200~1900年英国人口和实际工资变化趋势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拉里·尼尔等主编《剑桥资本主义史》

(1)概括指出1300-1600年间英国实际工资的发展呈现的变化趋势,并分析成因。
(2)指出与1300-1600年间相比,影响1800年后英国实际工资主要因素的不同,并简要说明从中得出的历史启示。
2024-01-12更新 | 311次组卷 | 6卷引用:纲要下第五单元 测试卷A卷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据明万历《嘉兴府志》记载,当地四时土俗:小满时节,家家关门闭户,叫做“蚕关门”。直到采茧时,才开禁,亲戚之间才可以互相走动,叫做“蚕开门”。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有盂兰会、水陆道场、翻经会,乡人以为此类活动“利于蚕花”,趋之若鹜。据此可知当地(       
A.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B.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D.风俗民情迷信色彩浓厚
4 . 自宋以后,江南成为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江南的人口不断迁往全国各地。他们每迁移到一处,往往能发挥江南人的巧思和才智,从而成为地方社会中的显赫角色。这一人口走向(     
A.与经济重心南移同步发展B.对迁入地的发展颇具影响力
C.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繁荣D.体现出逆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的圣人形象,早在孔门弟子那里已经大致形成,但是,还没有得到人们的公认。到了汉代,孔子渐渐成了从官府到民间共同推崇的圣人。司马迁将孔子列入世家,不仅肯定了孔子是圣人,而且推崇其为“至圣”,认为孔子是从圣人中走出来,出类拔萃、独步天下的人物。

材料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批孔,“打倒孔家店”。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纷纷揭批孔子,认为孔子是封建礼教的代表;孔子尊君,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孔子讲学,不许问难,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孔门伦理,曰忠、曰孝、曰节,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新认定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哲学家,指出孔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文化也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吸收孔子思想的精华,有助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孔子的智慧到今天仍然可以指引着人类前进的脚步。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王钧林《历代孔子形象之嬗变》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围绕孔子“形象”变化,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3-22更新 | 262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6 中国近现代史(80道高频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