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A.保证了农民的生产耕作时间B.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C.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2024-01-31更新 | 179次组卷 | 192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所示为对 1912 年 2 月发生的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这一历史事件(     
A.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统一B.表明袁世凯已窃取革命果实
C.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成立D.蕴含了《临时约法》的精神
2023-10-14更新 | 468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一课的笔记,其中事件与意义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事件意义
A1901年,清政府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标志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
B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标志中国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
C1913年,北洋政府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D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标志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
A.AB.BC.CD.D
2023-10-06更新 | 759次组卷 | 33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王夫之故居之湘西草堂有两副对联。第一副对联为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第二副对联为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据此可知,王夫之(     
A.有更新传统文化的抱负B.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C.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D.强化了社会主流价值观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5 . 北宋时期存在着几个货币区,这几个货币区的货币互不通用。当时京东、京西等13路专用铜钱;成都府等4路专用铁钱;河东等路则铜铁钱兼用。此外各个货币区还严禁货币外流。这一状况(     
A.导致地方财政割据形势的出现B.反映出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
C.催生了全国范围内纸币的发行D.提高了地区间商品交易成本
2023-08-29更新 | 779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在英国,撒切尔夫人将“政治态度”作为选拔高级文官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自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7年,白金汉宫中的40位常任次官和135位副常任次官,大多数是由撒切尔夫人与其大臣根据他们的政治倾向而任命的。这一行为(     
A.延续了英国文官传统选拔标准B.试图打破英国政务官“政治中立”的原则
C.反映了执政党的政治诉求D.推动了英国民主化进程
2022-10-11更新 | 1940次组卷 | 27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914年,一位工人的妻子在写给流水生产的发明者福特的信中说:“你所使用的生产线是一种奴隶驱赶装置,我的上帝!福特先生。我丈夫回家后一头卧倒,不吃晚饭…”当时的欧美社会,类似的舆论也屡屡出现。这一现象反映了
A.自由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
B.工人缺乏必要的保护
C.工业发展对人文精神产生了冲击
D.强化劳动强度弥补了技术革新的不足
2019-03-12更新 | 1766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提米斯托克利战功卓著,亦是民主制最激进的支持者,却被政客煽动起来的雅典公民放逐。陶片放逐制无疑是民主选择和惩罚领导人的重要方式,在雅典因为宗教、道德和政治的理由经常使用。民主制天然有压制少数的倾向,专制则天然有压制多数的可能。这反映了
A.雅典公民很容易被政客煽动
B.直接民主易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C.陶片放逐制有利于防止专制
D.民主制比专制更加具有优越性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9 . 美国现代作家海明威以《老人与海》获得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独特的文学创作手法被称为“冰山原则”,即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在水面上。“冰山原则”这种手法
A.寓含着作者对社会与人生的看法
B.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强烈批判
C.体现了文学作品的简约与自然
D.彰显了美国社会独有的文学特色
10 . 英国史学家韦尔斯在《世界史纲》中说“罗马平民曾一度一致坚持要求公布十二铜表法时,这表明他们对没有知识和选举权并不能使人真正获得自由的思想已有了朦胧的认识;但是他们从没有想到需要在人民大众中普及知识,这完全超越了那个时代的认识。”这表明
A.罗马共和国缺乏必要的政治教育
B.罗马法的产生与知识教育没有关系
C.罗马法是普及知识教育的结果
D.罗马法产生超越了那个时代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