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如图为元四家之一吴镇的《松石图》,以凋零枯萎的松树作为绘画主体物,独立于河岸之上,展现了傲骨之风。据此可知,该画(     

A.表达了作者对家国分裂的忧愤B.彰显了文人士大夫的情趣与意旨
C.标志着传统中国画达到了顶峰D.表明了文化下移的社会发展态势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史记》记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事时,基本以《国语·郑语》为其叙事依据,但并未采信《国语》中褒姒是祸害周室、流毒三代的“龙漦妖子”的说法,也未采纳《诗经》中“赫赫宗周,褒姒灭之”“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的评论,反而认为西周灭亡主要是周幽王的责任。司马迁的这一看法反映了(     
A.汉代儒家以人为本的价值观B.历史认识与现实的有机联系
C.开放包容的大一统时代气象D.主流意识形态影响治史精神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上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国之大者”。鲁成公十三年(公元前578年),刘康公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敕曰:“漕运通流,国之大计。”明洪武十年(1377年)太祖曰:“赏罚者,国之大权,人君操赏罚之权,以御天下。”

——据《左传》《汉书》《唐会要》《明实录》

材料二 光绪二十七年(190年),张之洞连上《通遵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条折》及《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认为:“盖立国之道,大要有三:一曰治,二曰富,三曰强国。”

——据《张之洞全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康公,汉文帝、唐德宗,明太祖,张之洞提出“国之大者”主题的时代背景。
(2)让人民生活幸福是我们今天的“国之大者”,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古今确立“国之大者”主题的因素。
2021-09-27更新 | 3117次组卷 | 22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