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2014—2019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北镇名山”医巫闾山的辽帝陵进行了考古勘察,下图是发掘的部分文物图片,据此可知,辽国        

     图1玉册(古代皇帝祭祀用的册书)                         图2手工艺品
A.为记录契丹语创造了契丹大字B.手工业技术发展水平较高
C.汉民族与契丹族出现文化融合D.皇帝经常祭祀于医巫闾山
2 . 阳陵,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咸阳原上,始建于公元前153年,其在考古发掘中出土的陶俑有数万个,大多显得平和而从容(如下图);另外还有大量铜铁兵器、农工工具、衣饰及货币等出土。材料反映了(     
A.先秦时期陵寝制度已成型B.汉初手工技艺的发展水平
C.秦汉一统天下的恢宏气势D.汉朝初年安详的社会氛围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文物一:漆盒

秦“蕃禺”漆盒盖(图),为木胎黑漆,盖面朱绘云纹,有“蕃禺”二字烙印。“蕃禺”即番禺(今广州),是秦汉时期南海郡的郡治所在,这是“蕃禺”地名见于考古实物最早的一例。



(1)该文物可以用来印证秦朝的什么政治制度?请对这一制度进行简要评价。

文物二:状元及第

随着门阀世族的表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隋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 其选拔范围在不断的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并分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特点。

文物三:书籍

明朝隆庆六年(1572年),十岁的万历皇帝登基。张居正为内阁首辅,命人遴选历代帝王事迹编成《帝鉴图说》(图)。《帝鉴图说》自问世以来备受各阶层读者青睐,四百年间多次翻印传抄,至今有汉、满、日等多种语言文本传世。



(3)根据图文信息,概括《帝鉴图说》的特点。张居正以帝师身份位列内阁首辅权倾一时,他能否像丞相一样威胁皇权?请简要阐述理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秦始皇陵西侧一座古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文物全部都是秦时期的器物。其中金骆驼(如下图)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单体骆驼。金骆驼属于“双峰驼”造型,工艺精致,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很少见。下列对金骆驼的历史研究价值最准确的理解是
A.是研究秦代经济、科技、文化最重要的实物史料
B.为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依据
C.证明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最早交往
D.证明张骞出使西域前就已存在多条中西交通道路
2020-04-29更新 | 684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0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5 . 据考古报告,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其分布如表
出土省份出土地点
陕西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藤县宏道院、藤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山西平陆枣园
内蒙古和林格尔
江苏泗洪重岗、睢宁双沟镇

据表可知(     
A.汉代牛耕使用范围得以扩展
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领先
C.汉代陕西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D.汉代牛耕使用范围遍及全国
6 . 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
A《汉书·诸侯王表》曰:“文帝采贾生之议,分齐、赵;景帝用晁错之计,削吴、楚”解决了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
B江苏睢宁出土汉代二牛抬杠式犁耕图江南经济已赶上北方
C汉武帝“轮台诏书"要求驻西域军队屯垦戍边有利于促进西部边疆的开发
D海昏侯刘贺墓中出土孔子和弟子的画像儒学的世俗化趋势加强
A.AB.BC.CD.D
7 . 【玛雅的预言】神秘的玛雅预言,绚丽的好莱坞大片,让“2012年世界末日论”在世界各地迅速普及。引发社会争论与反驳。

材料一:西班牙国王委任的尤卡坦地区主教迭戈兰达曾以清除异端为名主持过一次大规模毁坏玛雅神像和抄本的行动。他的著作《尤卡坦纪事》记载了尤卡坦半岛玛雅人的生活习俗.文化和文物。其中,记载玛雅的长历法编到2012年结束。……玛雅的象形文字已经失传,无法完全破译。

——《失落的玛雅》

材料二:大多数玛雅文明研究者所引用的都仅仅是一块出土于墨西哥南部塔巴斯克州的名为第六纪念碑(Monument 6)的石碑……由于碑文残破,上面的文字内容中提到,在第13个白克顿周期结束时(即2012年),上帝将降临人间。……根据波士顿大学考古学家萨图诺的观点,碑文是一种修辞手法,“在碑文中我们没有看到这样写着,比如说‘这里将是世界末日,世界将毁于火海’这样类似的语句。整个碑文中都没有这样的描述。”……名为皮克的玛雅部落长老曾对美国媒体称……2012年12月21日只是玛雅历法中重新计时的“零天”,表示一个轮回结束,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并非指世界末日。

——《2012年为何不会发生世界末日》美国太空总署

材料三:美国考古学家在危地马拉玛雅文化遗址取得重大发现,包括目前所知最古老的玛雅天象表,记录着天象和日历。日历延续至今后7000余年。

——2012年5月美国《科学》杂志


问题:请你站在“末日说”反驳者的立场上,根据上述材料进行论述。
2019-11-01更新 | 30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模)
2020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近期,中国考古专家在新疆吐峪沟石窟寺发掘出《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写本残片(见下图),卷首写有“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同时出土的文物还有后汉、隋等时期的佛经残片,有汉文,也有回鹘文。这反映出(  )
A.玄奘西行凿通了中原与西域交通B.佛经翻译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C.雕版印刷术促进了佛教文化传播D.丝绸之路从汉至唐长期保持畅通
2020-01-20更新 | 13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5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练)-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
9 . 图1为1977年考古发掘时出土的“河姆渡骨耜”,出土时上部残留着一截用藤条捆缚的木柄。这一考古成果表明,我国拥有
A.辉煌的黄河文明B.悠远的甲骨文字
C.锐利的古代兵器D.发达的原始农业
10 . [探索历史的奥秘]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推动了夏史研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20世纪初,甲骨文的破译和近代考古学的引进为历史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开辟了新的途径……自从王国维最先揭破这一道理之后,不少人相信“地下之材料”与“纸上之材料”的结合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果。商史的突破性进展如此,夏史也有这种可能。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二里头文化遗存的主要类型,指出目前根据考古发现测定文物年代的主要技术手段。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以来夏史研究的新方法及其对夏文化研究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