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
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                      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
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                      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9-01-30更新 | 1827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四川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据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
材料三 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1215年 《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1265年 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
1628年 《权利请愿书》
1689年 《权利法案》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1721年 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747年 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832年 《议会改革法案》
19世纪50年代 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
19世纪中叶 两党制度形成
1867年 第二次议会改革
19世纪晚期 内阁权力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
1884年 第三次议会改革
1911年 《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
1948年 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度
(2)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3)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灵活性等特点,任选其一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类别
成都(﹪)
北京(﹪)
衣食住宿
68
23
书籍教育
23
32
娱乐享受
9
45

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部不平衡
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2019-01-30更新 | 97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四川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1960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反殖民主义宣言》,尽管没有国家投票反对,但是还是有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这些国家弃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①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             ②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
③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             ④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2019-01-30更新 | 1540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四川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美国有意识的抬高银价。……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面对这一“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实行“币制改革”B.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
C.发起提倡国货运动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2019-01-30更新 | 2157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四川卷)
6 . 1936年12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大量篇幅报道了西安事变,而封面人物选择的是正在视察军队的日本裕仁天皇。这反应映出《时代》周刊
A.意在鼓动日本,实现东亚共荣B.希望示好日本,结成美日同盟
C.主张压制中国,渗透美国势力D.关注中国局势,担心中日战争
2019-01-30更新 | 1167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四川卷)
7 . 二战后期,在联合国的创立过程中,美国总统罗斯福极力支持中国的原因在于
①对苏联政府的强烈要求作出的妥协       ②认识到美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依赖性
③希望中国成为制衡苏联的重要力量       ④肯定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019-01-30更新 | 1123次组卷 | 12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四川卷)
8 . 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①发昌机器厂创办②京师大学堂建立③中国共产党成立④国民党改组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19-03-01更新 | 1241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四川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
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2019-01-30更新 | 2266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四川卷)
10 . 读表1,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表1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
高层政区行省布政使司
统县政区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州、县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2019-01-30更新 | 2866次组卷 | 69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四川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