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中国古代史分为以下六个学习专题

①早期中华文明

②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

③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⑤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⑥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


(1)根据材料指出六个学习专题划分的特点,你认为这样划分学习专题对历史学习有何优势?
(2)如果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你将依据上述专题中的哪些内容进行论证。
2022-03-0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9-2020学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现实,开始指引工人运动沿着正确的道路迅速发展。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一百年前,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从此,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


(2)材料二中的“运动”指的是哪次运动?它标志着我国哪一历史时期的开端?

材料三: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进入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时期。鉴于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


(3)依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所确定的中国革命道路是什么?在哪次会议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材料四:1978年底,邓小平发表讲话,着重阐述毛泽东实事求是的观点。

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


(4)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出的“走自己的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依据材料三、四分析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共同思想路线是什么?

材料五: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章程》


(5)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五,分析概括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之间的关系和特点。
3 .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摘自白居易《朱陈村》


(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有何特点?

材料二   

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开始的时候只有三分之一的省干起来,第二年超过三分之二,第三年才差不多全部跟上,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

——摘自《邓小平文选》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哪次会议后实行的?归纳它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有计划地发展重工业,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1930年,斯大林又一次教导俄国农民,使他们明白共产主义制度是什么。他正式使俄国的农庄集体化,成立了农业合作社。

——人民网


(3)按照斯大林的规划,苏联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分别在工业与农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或措施?
2019-04-2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天津市西青区2014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这样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

——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

材料二   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于孙先生的原则的。在土地问题上,孙先生主张“耕者有其田”……按照孙先生的原则和中国革命的经验,在现阶段上,中国的经济,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材料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指出他对中国革命的设想有何特点。
(2)概括材料二提出的经济主张。材料二表明《论联合政府》与新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发展经济的思路上有了新的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发展经济的宗旨。指出其变化之处,分析其不变的宗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朝到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往的最盛时期之一。汉使到达了大宛、大月氏、安息等多国,唐王朝也曾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在此期间,中国接受了许多西方文明要素,如音乐舞蹈、穿戴服饰等;同时,中国也向西方世界提供了丝绸、瓷器等。

——摘编自《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

材料二   中国……造纸的知识传入欧洲,1340年意大利出现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欧洲人)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材料三   1798年,法国人发明了近代第一台造纸机,大大减少生产的工时与成本。至19世纪中叶,欧洲出现纸的大机器生产,实现了造纸生产的近代化过程。

1882年,上海一些商人购置了英国的造纸机,切纸机等建立机器造纸厂,开始改变中国长期以来手工造纸的局面。

——摘编自潘吉星《中国造纸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唐时期对外交流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有学者认为“文明因互鉴而发展”,请根据材料二、三,以造纸技术的发展为例加以论证。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材料一:我国第一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由陈望道翻译。新中国成立前,陈望道译本在全国共发现17种版本。

《共产党宣言》译介版本部分刊布情况

著者译者出版发行出版日期、版次备注
马格斯安格尔斯陈望道社会主义研究社(上海)1920年8月出版

马格斯安格尔斯
陈望道
社会主义研究社(上海)
1924年9月第三版56页印
总理遗嘱
马克思昂格士
陈望道
党化设(汉口)
1927年1月分售处全国各省各大书店
封面印苏俄政策

——摘编自陈红娟《版本源流和底本甄别——陈望道<共产党宣言>文本考辨》

材料二:毛泽东在1936年对斯诺谈话时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心中,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一直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另两本是)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以及柯卡普著的《社会主义史》。”

——摘自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1)根据材料一,概括陈望道的《共产党宣言》译介版本刊布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望道译介的《共产党宣言》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国产业复兴法.1933年6月16日.节录)第1节……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要清除妨害州际贸易和国外贸易自由流通、势将减少州际贸易和国外贸易额的障碍……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提高购买力以增加工农业产品的消费量……

——选自《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

(1)概括材料一中美国复兴经济的措施。

材料二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为了挽回英国经济衰落的颓势,重新振兴英国经济,一个重要政策就是大规模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到1991年时,英国已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公共部门转制为私营部门,有65万名工人从国有企业转到私营企业工作,其中有90%的人成为了股份持有者;与1979年相比,英国的股份持有者占总人口的比例已从7%上升到20%,国有经济部门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重则从9%下降到不足5%。

——《经济研究参考》2015第25期第9页

(2)材料二表明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英国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经济体制的特点。

材料三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我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在A点出现高峰的原因及对企业的影响。

材料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4)据材料四指出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内容和目标

(5)综上,谈谈你对经济改革的认识。

2018-02-07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6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历史试题(高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