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西门子和马丁发明平炉炼钢法,使钢产量增加了70%;李比希提出合成肥料理论,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     
A.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B.发明源于技术经验积累
C.自然科学取得系列成果D.消费需求推动技术革新
2023-12-22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2 . 大庆石油会战中,面对井喷王进喜纵身一跃,跳进泥浆池中,手划脚蹬,奋力用身体搅拌泥浆。在王进喜英雄壮举的感召下,戴祝文等人也相继跳入泥浆池。王进喜等人的事迹体现了(     
A.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B.勇于探索的五四精神
C.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D.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2023-12-22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3 . 元杂剧的内容异常广阔,主要有爱情婚姻剧、神仙道化剧、公案剧、社会剧和历史剧等,其中爱情婚姻剧约占五分之一。这反映了元杂剧(     
A.神仙鬼怪思想盛行B.世俗化倾向显著C.以爱情婚姻剧为主D.创作形式多元化
2023-12-22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4 . 秦的统一、结束了过去那种“兵革不休”“流血满野”的战乱局面,改变了长期以来“国异政教,各自独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的状态。由此可知,秦的统一(     
A.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B.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C.开创了政教合一的政体D.推动大一统国家的建立
2023-12-22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认为殷人已具有天神观念,比如甲骨卜辞中“御量”“御”“侑岁”都是祭名,“天”作为致祭的对象,就是人格化的天神。这反映了(     
A.早期国家神权色彩浓厚B.原始宗教信仰根深蒂固
C.商朝国家机构更加完善D.完善的祭祀制度已形成
2023-12-22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6 . 1939年9月3日,英国对德宣战,印度总督林利斯戈侯爵在同一天宣布印度参战,此举引发了甘地和国大党领袖们的坚决反对,甘地由此(     
A.发起“土布运动”B.发动要求英国“退出印度”行动
C.进行“食盐进军”D.起草国大党新党章,争取实现自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520年,路德被教皇流放于萨克森。在流放地的随后几年里,路德忙于将《圣经》翻译成德文和创建德国独立的教会。他的做法利于(     
A.打击欧洲封建势力B.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推动民族国家形成D.加快思想文化传播
2023-12-21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8 . 清初文书制度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而题本奏本都不能直达皇帝,须先送内阁票拟后再呈皇帝,既费时又易泄密,不利于皇权加强。为改变这种弊端,清初(     
A.废除丞相B.收回批红权C.设军机处D.采取奏折制
2023-12-21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9 . “冷战”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过程,中国为“冷战”后的国际关系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阅读材料:

材料一   在战争年代中,西方列强和苏联不得不结成统一战线。战争临近结束时,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战后国家利益越来越想牺牲团结。随着和平的到来,由于在传统的权力斗争中新增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大同盟走向分裂,并为冷战所取代。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国际政治学通常以“极”为单位称谓世界格局。“极”的实力由多种要素构成,体现的是综合国力。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关注的焦点是主要政治力量,即区域性或全球性大国。而今天,世界格局的最大变化是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这将使全球发展的版图更加全面均衡,使世界和平的基础更为坚实稳固。中国的发展是文明型力量,强调的不是对抗或改造,而是构建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不仅体现在新型国际关系、新理念中,也体现在合作倡议的具体落实中。

——摘编自赵磊《从世界格局与国际秩序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冷战发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并列举中国文明型力量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2023-02-15更新 | 233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历史试题
10 . 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

1845年

第一部合著《神圣家族》首次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重要原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1845—1846年

合作撰写《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论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等。

1847—1848年

合写《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完整系统阐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欧洲革命爆发后,直接参加并领导革命。创办报刊宣传革命,组织工人参加武装起义。

1864—1867年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马克思出版《资本论》第一卷,首次阐明剩余价值学说,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与共产主义的必然胜利。

——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历史教育比较研究中心《历史读本(世界史)》

材料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应运而生的,一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开辟了伟大道路,创造了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一方面,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方面,根据时代的发展,根据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摘编自杨煌《从百年党史感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概括马克思、恩格斯主要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简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分析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