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这句话评述的是(        
A.“求同存异”的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国两制”的构想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 漫画如下图(丁聪作品)日寇自言自语:“怎么遇不着一个中国八路军的斗士?”下列对此漫画评述正确的是(     
A.国民党发挥抗战主军的作用B.日本取得抗战的优势
C.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关键D.八路军开展了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从自然界的战争中,从饥饿和死亡里,产生了自然界最可赞美的东西一一高等动物…从最简单的无形物体演化出如此美丽和令人惊叹的东西,而且这一演化过程仍在继续,这才是一种真正伟大的思想观念!”这段话评述的是
A.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理论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普朗克的量子论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殖民扩张起源于16世纪的西欧,是欧洲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原始积累过程中,许多英国人目睹了转型时期的社会动荡与危机,并对此作出强烈反映。莫尔主张把建立海外殖民地当作解决国内人口“过剩”问题的有效办法。哈克卢伊特认为,海外殖民扩张可以让英国人充分认识到大海的真正价值和海上事业对于民族国家发展、弘扬英格兰民族精神的极端重要意义。培根强调英格兰民族的优越性和殖民北美的合理性,为其具有扩张性的“海上帝国”殖民思想作辩护。

——摘编自姜守明《民族国家形成时期英国殖民思想的发展》

材料二二战进行中,罗斯福逐渐形成了以“非殖民”原则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构想。1953年,美国针对殖民地问题提出中间道路。即在殖民主义(者)与民族主义(者)之间采取中间立场;既不放弃外交中的反殖民主义传统,又要支持欧洲盟国;既不放弃传统的道义利益,又贯彻反苏反共的冷战总目标。50年代中期后,随着第三世界的形成、苏联在第三世界和殖民地的影响日益加强,以及联合国会员国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中间道路”政策在联合国遭遇挫折。1960年第15届联大会议中,苏联等43个亚非国家一起向联大提出《非殖民化宣言》,要求彻底结束殖民主义。该提案得到了联大成员半数以上支持,西方国家成为少数派。美国与英法比等国几次协商,先后三次更改投票立场,最终在投票前不得不再次更改立场。美国频繁更改的投票立场表明,“中间道路”陷入困境。

——摘编自毕元辉《“中间道路”及其困境:1945-1960年美国“非殖民化”政策评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殖民思想出现的背景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中间道路的内容并分析其走向困境的原因。

5 . 古朗士评述雅典的民主制度时说:“在民主政体的国家中,公民的负担是很重的,几乎足以占据整个一生的时间,而为其个人事务和家庭生活留下的时间则很少。”这反映了
A.雅典采用直接民主
B.公民有参与政治事务的义务
C.穷人不能成为公民
D.妇女有权参加公民大会
6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宪政主义不仅重新分配了权力,而且也改变了人们对国家的认识。国家不再是统治者的领域,而是法治的领域,君主和政府都要接受国家的统治。宪政主义并不一定体现人民可享有最高权力的想法,但是最终表明分享最高权力的并非是一个人,也并非是一个阶级。
一系列的改革法案改变了英国议会,议会不再是贵族和乡绅聚会的场所,议会也有中产阶级的代表,而且1867年起也包括富裕工人的代表。在欧洲的边缘,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费尽周折才阻止了宪政主义。••••••新兴的拉美国家在19世纪独立时无一例外都照搬别国的宪法,但是宪法往往流于形式,掩盖了军事强人、独裁者和寡头变相统治的实情。不过,在北美的东南部,在德国传教士和充满领袖魅力的酋长西科亚的推动下,切诺基人在美国的旁边建立自己的共和国,用自己的语言确定了代议制机构和法律。切诺基国一直兴旺发达,直到美国在19世纪30年代将它摧毁。
——摘编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世界:一部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宪政主义思想。
(2)根据材料,评述19世纪世界宪政主义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