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1954年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进一步缓解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有关国家在瑞士举行国际会议,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出席。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C.万隆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 . 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对这段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A.欧洲正经历着一场经济大危机
B.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率高
C.亚洲的经济发展程度超过美国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2019-08-11更新 | 455次组卷 | 43卷引用:重庆涪陵十七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会考模拟题6历史试题
3 . 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
A.古巴导弹危机
B.苏联解体
C.朝鲜战争爆发
D.德国统一
2019-07-14更新 | 67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年重庆市涪陵十七中会考模拟历史试题
4 . 苏俄农民说:“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但木材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但鱼却属于你们。”农民的不满主要针对于
A.农业集体化
B.新经济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土地私有化
5 . 前不久,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再一次接受央视记者水均益的采访中说过这样一席话;70年代至今我常来中国,这次到来我感触最深的是,中国30多年的变化真是日新月异,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坚持改革开放
C.设立经济特区
D.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上述言论发表于:
A.中共八大召开期间
B.“南方谈话”期间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期间
8 . 19世纪,“雾都”一词成为伦敦的标签。20世纪移来,应该倾力治污,使伦敦的天空从滚滚毒雾到重现蓝天白云。这为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借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告别了内战、流血和专制,可仍未被工业社会浸淫。传统社会风貌处处可见……以后的英国人留恋和赞美农业社会的舒适生活,称之为“快乐的英格兰”。

——阎照祥《英国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

——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

材料三   (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等法律,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还会被授予绿色奖章。

——新华网《三个“雾都”如何走出“霾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快乐的英格兰”时期英国的政治体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业革命后英国生产方式发生的“变革”?
(3)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的伦敦成为“雾都”的原因。
(4)据材料三,指出英国政府倾力治污给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哪些借鉴?
2019-05-14更新 | 296次组卷 | 20卷引用:重庆涪陵十七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会考模拟题6历史试题
9 . 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建立起来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早期殖民扩张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报纸具有新闻报道、信息传递、知识传播、舆论宣传等功能,对社会发展和政治变革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下列报刊中属于共产党创办的是
A.《万国公报》
B.《民报》
C.《中央日报》
D.《新华日报》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