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类又一次陷入了没有秩序的黑暗之中,面对满目疮痍的城市、无数被屠戮的生命,各国开始了深刻反思。19449月至10月,中、英、苏、美四大国代表在华盛顿附近的敦巴顿橡胶园举行会议,就建立战后国际组织的目标达成了一致。19452月,在雅尔塔会议上,英国、美国、苏联的领袖表示:“我们已经决定,与我们的同盟国一起尽早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来维护和平与安全……”19456月,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同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

——摘编自《联合国成立》

材料二   1971年,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改变了联合国内的力量对比,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是国际社会正义力量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历史性转折。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始终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己任,坚决反对在国际事务中动辄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坚决反对制裁施压和“长臂管辖”,倡导以和平方式化解国际争端,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同各国携手开辟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的光明前景,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带来更多更大的机遇。

——摘编自《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联合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重要作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均田制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初实行均田制时,正值战乱之后,人口锐减,荒闲土地较多,故有条件实行计口授田的均田法。但是,随着唐代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人口迅速增加,荒闲土地逐渐减少,无法再按照均田令中的要求来授田。随着私有土地的扩大,导致官僚地主、权贵豪强不断兼并土地。天宝末年的安史之乱后唐朝经济衰退,封建政府赋税的日趋苛重,造成农民的大量逃亡,最终均田制瓦解。

——据《唐代均田制瓦解探析》等

材料二   1950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至1952年底,包括老解放区在内,已完成土地改革的农业人口占全国农业人口总数的90%以上。这是中国几千年来土地制度上一次最重大、最彻底、最大规模的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此被彻底消灭。

——摘编自《土地改革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均田制瓦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土地改革的重要作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历史上土地制度变革的原因。
3 . 下表是世界各地区的农作物起源分布表
种类起源地区
非洲亚洲美洲
谷类作物水稻、珍珠粟、高粱大麦、小麦、水稻玉米
豆类作物豇豆蚕豆、豌豆、扁豆扁豆
其他作物南瓜、西瓜、葫芦、
棉花
黄瓜、茄子、葡萄、
甜瓜、亚麻
凤梨、南瓜、番茄、
可可、烟草

——摘编自李继东《非洲农业的起源和贡献》


据表可知
A.亚洲较早进入农业文明B.非洲文明曾经领先世界
C.古代文明具有多源特点D.美洲文明演进非常缓慢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大发明问世以后,逐渐走向世界。它们或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或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或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或成为新教的工具,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到来。

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瓦特改良的英汽机不仅可以用作提水,还可以带动机床、织布机等,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伦敦、曼彻斯顿等工业城市逐渐形成,英、法、美等国家也逐渐成为工业国家。此外,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运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它不仅可以提供文件传输、聊天等服务,也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传统产业通过互联网提高了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了市场。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在家完成很多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乐趣,但网络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描绘的“四大发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互联网发展的影响。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还能在自己的封地内修建城池,征集军队,成为相对独立的政权。

——摘编自阴法鲁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二   从春秋以至战国,诸侯之间相互并吞,大国争霸激烈。这看起来像是由于周室衰微而出现的一种分裂局面,其实正是在这个过程……形成了地区性的统一王国,战国七雄进一步兼并的结果,是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首次统一的秦,汉皇朝。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议定皇帝尊号,初建封建朝廷之后不久,秦始皇和公卿大臣们便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地方行政机构的问题。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大国争霸”出现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客观进步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解决“问题”的措施及成效。
6 .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决定着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高祖平定天下后,在秦代郡县制的基础上,先后分封异姓和同姓诸侯王,确立了郡县和封国并行的地方行政体制。……随着时间的都移,这些诸侯国的势力日渐膨胀,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对西汉中央集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终于在汉景帝时酿成了吴楚七国之乱。

——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政体。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联邦法律是全国最高法律。……联邦政府只能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力,而其余未列明的权力都属于各州或者人民。

——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岳麓版)

材料三   邓小平既尊重历史,又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一个国家”是“两种制度”的前提,即不管大陆还是港、澳、台地区,都只有一个中央人民政府,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地区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一级地方政权,它们与中央人民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既不拥有国家主权,也不能成为任何政治实体。

——摘编自胡维革、胡晓岩《关于香港回归祖国的思考〉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所说的政治制度并分析其危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解决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方式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国两制”的含义,并指出港、澳、台与中央人民政府之间的关系。
7 . 人类社会的商贸活动由地方性行为扩大到国与国、洲与洲之间,20世纪以来,贸易、金融现代化加速,极大提高了商贸效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


历史上的峰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路,从底后期到农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

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同边国家睡级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风凰网2014917日)

材料二 新货物的品种日益增多,带来了消费的选择,香料、丝细等商品,大大超过了欧洲社会消费的需要,胡椒的价格一直在跌落,而答叶、糖、咖啡、妇草和甜酒等新产品深受欧洲人的欢迎......从16世纪末开始,欧洲人从南美引入了救命的食物——马铃薯,欧洲人获得了高产的、富于维生素的廉价食品。

——李世安、孟广林《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到20世纪末,国际经济关系已逐渐类似于一个全球自由市场......在前共产主义国家,指今性经济的垮台终结了它们与外部世界的隔绝,他们的领导人欢迎国外投资者及其奋力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新型私有工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大的经济力量是跨国公司、大型银行和金融机构,它们的投资和投机性活动,每天让数万亿美元在世界流动,利润是街量它们成败的标准,哪怕结果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苦难......计算机使用和通讯的全球化,打开了以类似方式完成分散的员工工作的可能,这种“外包制”在印度发展尤为迅速…

——摘编自丹尼尔·R·布劳尔《20世纪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海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欧洲产生“消费选择”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水推动“国际经济关系已逐渐类似于一个全球自由市场”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全球化主导权的角度,分析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如何应对挑战的?
2022-06-1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半岛绝大部分的土地山岭纵横,群山分隔成面积较小而分散的小平原,且土地极为贫瘠。“河流最长不过100多公里。大海也一平如镜,且到处望得见海岸和岛屿,丝毫不令人害怕。分割零碎、自成一统的小平原为城邦国家的存在提供了可能。”因此,有利于形成一个个天然政治单位的地理特征促使希腊城邦确立。……每个城邦辖地不过百里,人口不过数万。各城邦从建立之初便十分珍视独立自治,也没有任何一个城邦具有征服其他城邦的绝对实力。

——摘编自张慧、张文伟《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特殊性分析》

材料二   值得反思的是,基于民主对话精神而创造古代政治制度辉煌的雅典民主,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自身明显的局限性。参与雅典民主的公民构成有着十分强烈的“排他性”,妇女、奴隶、外邦移民被排除在雅典民主殿堂之外。在苏格拉底的印象中,雅典的公民大会是由一帮没有专业知识的人构成的,“用抽签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而在这些事情上如果做错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务方面发生的错误要轻得多。”

——摘编自张三夕、邹明军《从城邦对话到代议制政治》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影响古希腊城邦形成重要因素及城邦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的表现。
(3)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呈现出什么特征?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摘编自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三   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摘编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所反映的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制度及其创建者。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并说明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形成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
10 . 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琳,是实现国家加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80年,英国的铁产量还比不上法国,1848年已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总和。它的煤占世界总产量的2/3,棉市占1/2以上。……美国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它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户总和还要多的多……它庞大的远洋舰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加工成工业品,然后再运出去。

——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   与恭亲王的外交现代化相媲美的,是他本人创建一支新式水师的努力及外省领袖——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通过试用洋船洋炮、置办军备工业和开办新式学堂来推行军事现代化的努力。他们的举措标志着自强运动的开端,这场运动持续了三十五年,直到1895年。

——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中国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而不是分散力量去迁行基本建设,要求我们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40年代英国在世界工业和贸易中的地位,并分析形成这一地位的经济根源。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二中“自强运动"的名称,并概述这场运的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中优先发展重业的目的。
2022-09-1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普通高中2020年冬季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开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