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蒸汽机发明后,日益成为欧美国家雇佣大农场机器动力的重要来源,需要多人协同操作。20世纪初,农业机器的使用变得个人化、小型化,家庭农场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缩小了与雇佣大农场的差距,后者日趋衰落。这一系列变化表明(       
A.内燃机的应用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B.农业技术发展导致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C.蒸汽机成为农业生产的机器动力来源D.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依赖于生产规模
2022-06-16更新 | 12096次组卷 | 84卷引用: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A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
A.农耕技术的推广B.商业交往的便利
C.军事战争的需要D.礼乐制度的重建
2022-06-22更新 | 8326次组卷 | 75卷引用: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A
2022高三上·海南·学业考试
3 . 《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说:“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这些治理方式旨在(     
A.推诚辅君,效功百姓B.灭私徇公,坚守直道
C.守道与德,思退刑罚D.威制天下,以案刑狱
2022-09-11更新 | 4490次组卷 | 43卷引用:海南省2022年9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上·海南·学业考试
真题 名校
4 . 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金朝也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     
A.疆域拓展B.民户管理C.文化认同D.政权认同
2022-09-11更新 | 4151次组卷 | 49卷引用:海南省2022年9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复苏的标志之一是“修建城墙”。一“墙”之隔区分了墙内外居民的法律身份:墙内居民因特许权解除了在采邑制和庄园制之下形成的人身依附关系,并可自由选择其经济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这一历史现象(     
A.表明了封君封臣之间的关系B.概括了西欧封建庄园的特征
C.呈现了王权逐步加强的趋势D.说明了城市自治产生的前提
2022-08-31更新 | 4087次组卷 | 40卷引用:海南省2022年9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1625年,格劳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中提出,国际法是主权者之间确定并相互认可的一套规则,此书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下列选项属于国际法的是(     
①《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②《拿破仑法典》
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④《联合国宪章》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2-09-08更新 | 4391次组卷 | 41卷引用: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A
2022高三上·海南·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10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简文中有“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的记录。这反映了(     
A.亭传邮驿是古代官方的交通机构B.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C.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D.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
2022-09-11更新 | 3092次组卷 | 27卷引用:海南省2022年9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1980年国家农委的一份农村调查报告中写道:“‘尖头户站,滑头户看,老实户气得不愿干’的现象没有了”,“‘干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就动手’的一年到头打疲劳战的现象也没有了”。这反映出
A.生产关系调整初见成效B.农村社会风俗的改变
C.农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D.人民公社制度的取消
2021-09-27更新 | 4850次组卷 | 42卷引用:2022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1
2022高三上·海南·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1924年,共产党员罗汉、王文明、王大鹏等在海南创办农工职业学校。学校开设栽培、染织、雕刻等课程,同时讲授社会发展史和政治常识,并介绍共产主义和新三民主义。1926年春,增设政治课,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此可知,该学校的创办主要是为了(     
A.立农务本,学以致用B.实业救国,富裕海岛
C.普及教育,发达文化D.扶助农工,唤醒民众
2022-09-11更新 | 3498次组卷 | 29卷引用:海南省2022年9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上·海南·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1952年,以反细菌战为目的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国展开;到1956年,“除四害”(四害指老鼠、蚊子等病媒虫害)成为该运动的新内容。在整个过程中,群众是主体力量,既是参与者也是服务对象。这充分反映了(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B.群众运动取得了成效
C.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D.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2022-09-11更新 | 2823次组卷 | 26卷引用:海南省2022年9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