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改革开放以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史学界对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历史文化认同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国近代社会进程的基本线索等方面的理论创造获得了一批很有意义的成果。这些研究(     
A.有助于构建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
B.源于“双百”方针“二为”方向提出
C.表明中国史学研究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D.改变了中国传统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历史事实是既定的,但是看待历史的角度则可以是变化和多样的。

视角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

视角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1)按照视角一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事件做出较高的评价?(举两例)
(2)按照视角二,从背景、内容、影响三个方面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
2023-06-21更新 | 116次组卷 | 6卷引用:上海市2012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3 . 越古今跨山海

近日国产通讯产品的卫星通讯功能引发热议,也引起了大家对于信息传播史的关注。

依据提示,整理线索

(1)将以下选项填入“技术发展”的相关空格内
A.无线电通信与互联网B.造纸术与印刷技术C.口耳相传与依赖自然力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
(2)将以下选项填入“信息传播”的相关空格内

④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
(3)下列三则材料中,能说明信息传播有利于政令通达,便于国家统治的是材料①_______;有利于商贸沟通,社会经济发展的是材料②________;有利于文化传播,开拓人们视野的是材料③_______。(填字母)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信息传播发展的认识。
2023-12-14更新 | 4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6月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3
4 . 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给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线索。材料中的“新办法”是指(     
A.一国两制原则B.民族自决原则C.一个中国原则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 . 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如图是我国古代哪一朝代的疆域图,说出两条判断的理由。

材料二   “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护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都是形成共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

——摘编自刘文剑《“大一统”思想发微》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统一思想”采取的主要措施。

材料三   清朝前期大事记   

时间事件
1653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17世纪后期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叛乱势力。
1713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8世纪中期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762设置伊犁将军,总领新疆军政事务。
1793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权。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并概括其共同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以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等地。这反映了阿拉伯文化(     
A.推动了西欧文化的发展B.不断向外进行传播
C.对古代世界文化的继承D.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7 . 六集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反映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全片分别以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为主题线索,其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应该在
A.千年巨变
B.中国新生
C.伟大转折
D.世纪跨越
8 . 下面所列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三项史实,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主题是
A.新中国初期外交
B.外交关系的突破
C.新世纪外交成就
D.新型区域合作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在整个社会全面铺开,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同时也在基层民众中浇灌出以奢侈和时髦为导向的欲望之花。对“人欲”的肯定成为这个时代精神最突出的标志。庶族地主和富裕农民的心声体现在士大夫们“农商皆本”的舆论中,李贽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称“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通过对人之私欲的肯定,明朝人否定了皇帝一己之私的所谓天理之公。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文化反思派对君主进行了最严厉的批判,提倡君臣平等,主张限制君权。明清思想家的主张,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文化的束缚,最终在文化专制政策的高压下黯然失色。

——摘编自李宪堂《明清思想的背景、线索与问题》

材料二   15-18世纪,是西方新的自我意识和人类自主观念兴起和发展的阶段。…当文艺复兴的个人精神进心中学领域时,马丁路德以《旧约》严谨的道德力量为武器,挑战罗马教皇的权威…启蒙思想家在科学、理性和经验事实的武装下投身到与教会教条和中世纪黑暗的斗争中去石孟德斯鸠试图找到孕育政治自由的原则。伏尔泰宣扬个人自由,讽刺法国君主和罗马天主教会。启蒙运动的遗产对欧洲和欧裔美洲社会产生了旷日持久的影响力

——摘编自理查德・塔纳斯著《西方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思想家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该时期西方思想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西方思想对当时社会发展有何不同影响。
2018-02-23更新 | 349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历史试题(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