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徐中约认为,孙中山设想通过一个三段式的革命程序,即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及最后由一部新宪法来统治全国。据此可知,孙中山革命的最终政治目标是(     
A.推翻封建统治B.赢得民族独立C.建立宪政民主D.解决民生问题
2023-10-20更新 | 166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9年人民版高三复习专题训练 必修三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民主追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 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2023-10-17更新 | 321次组卷 | 297卷引用:2020年人教版高三高考(广东)历史一轮课时复习卷: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先秦、秦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礼记》记载:“殷人称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和殷商相比,西周的治国理念特点是(     
A.突出人的作用B.强化神权色彩
C.注重道德治理D.依赖血缘纽带
2023-02-08更新 | 8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0年人教版高三高考(广东)历史一轮课时复习卷: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先秦、秦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中提到:“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2023-01-08更新 | 172次组卷 | 106卷引用:岳麓版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练习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洪武年间,朱元璋罢御史台,在中央设都察院,与六部同级;罢谏官,设置独立的机构六科给事中,长官为正七品,分别有权对六部奏请及实施之事进行审查、驳议和纠正。这些举措
A.表明当时官员贪腐严重
B.有利于分割六部的行政权
C.导致了官僚机构的膨胀
D.有利于全面监察官僚机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清时期,思想家们对“存理灭欲”进行了深刻反思。其中,王夫之提出“理寓欲中”,认为天理和人欲是密不可分的,倡导“欲中求理”和“遂民之欢”。这反映出当时
A.理学统治地位的丧失B.社会民众对个体价值的追求
C.儒学世俗化的完成D.官方哲学受到新思想的冲击
2020-10-23更新 | 139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0年人教版高三高考(广东)历史一轮课时复习卷: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
7 . 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现在一般青年学者信仰马克思主义,一讲到社会主义,便主张用马克思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社会经济问题,但是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这反映出当时国民党(  )
A.注重借鉴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B.丧失了领导国民革命的主导地位
C.试图消除与中国共产党的分歧D.逃避现实希求在革命中得到认可
2020-09-22更新 | 434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9年人民版高三复习专题训练 必修三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民主追求
8 . 明朝末年,钦天监依据《大统历》推算日食多次出现错误。1610年再次在推算日外发生日食,有官员认为“天人感应”“灾异尤甚”,有官员认为是钦天监推测日食方法有误,还有官员提出利用西洋历法补充改革传统历法。这表明当时
A.天人感应的思想被否定
B.经世致用成为社会思潮
C.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
D.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2020-09-19更新 | 322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0年人教版高三高考(广东)历史一轮课时复习卷: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
9 . 1834年英国《济贫法(修正案)》将“低于舒适原则”确立为基本原则,即不论家庭大小和生活支出多少,金钱救济绝对不能超过社区独立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水平。它规定,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这些规定反映出英国
A.社会保障适应社会发展B.社会矛盾尖锐激化
C.形成了完善的法律体系D.救济观念走向人道
2020-09-05更新 | 258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9年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三下学期第2次限时训练历史试题(高补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孙中山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了推动革命进程,他于20世纪20年代把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含义包括
A.反对帝国主义B.节制资本C.“耕者有其田”D.主张平等的民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