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0世纪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韩知古、韩延徽等人的帮助下建立政权。初创之时,辽境内除了有从事游牧的契丹、奚等民族,还有从事农耕的汉族。当时,“庶事草创”,没有完备的法律制度。对此,神册六年(921年),耶律阿保机对大臣道:“凡国家庶务,钜细各殊,若宪度不明,则何以为治?群下亦何由知禁”,于是命大臣“定治契丹及诸夷之法,汉人则断以《律令》”。其中,“治契丹及诸夷之法”为适用于契丹等游牧民族的法律,即《决狱法》。该法由耶律突吕不奉诏编撰,为辽朝最早的一部基本法典,对契丹等游牧民族的不同习惯法作了调整,保留了不少草原传统法律条文。“断以《律令》”即沿用唐朝律法断案,适用于汉族。

——摘编自漆侠主编《中国改革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辽太祖法律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太祖法律改革的特点。
2022-02-28更新 | 2097次组卷 | 12卷引用:专题1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十年(2013-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摘编自《汉书·西域传》

史料二   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约于前5世纪形成的草原丝绸之路,中古初年形成、在宋代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丝绸之路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宋初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陆上交流通道的是南方丝绸之路。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资料参考》

【探究】
(1)提取史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骞始开西域之迹”的条件。
(2)提取史料二信息,并据此说明广义的丝绸之路在形成上具有怎样的特点。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包含哪些路线。

3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邦联条例》和1787年宪法内容比较表

《邦联条例》1787年宪法
立法机构组织一院制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国会
立法机构成员的构成与产生每邦在国会的代表2~7人;各邦立法机构按年度指派代表。每州2名参议员,由各州州议会选举产生;各州选民选举产生的众议员组成众议院。
行政首脑合众国总统
征税权以及征税方式诸邦有征收税金,向其他邦征收关税的权力。国会有权规定并征收税金、关税、输入税和货物税;征税法案应首先在众议院提出。
批准生效交给诸邦的立法机构审议,如果同意,授权他们在国会的代表批准。经9个州制宪会议批准,即足以使本宪法在各批准州成立。

—摘编自(美)米尔奇斯等《美国总统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与邦联制相比联邦制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确立联邦制的意义。

2016-11-27更新 | 1629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辛集中学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同步训练试题: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发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在亚非拉爆发的民族民主运动声势大、时间长,在亚洲有印度等国的反英斗争,在非洲有阿尔及利亚、埃及等国的反帝斗争,在拉丁美洲有墨西哥、阿根廷等国的反美斗争。

史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由于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盟国和日本的军队和劳改营中的服役,这种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样,老百姓还受到了盟国关于自由和民族自决的宣传的影响。

——以上材料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探究】
(1)根据史料一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民主运动兴起的原因,归纳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有何特点?
(2)史料二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秩序的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2024-02-21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1800年,英国伦敦的人口达到了100万,还有其他6个城市的人口在5万和10万之间。50年之后,伦敦的人口飙升到了236万,有9个城市的人口超过了10万,另外有18个城市的人口在5万和10万之间。到1850年,英国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或者城镇中。

——摘编自唐庆《近代英国农村人口的迁移与城市化》

史料二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应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才产生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1921年中国第一个市政厅——广州市政厅成立……但是,中国城市化进程非常缓慢……(到1949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只有10.6%。

——摘编自马春辉《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

史料三   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化表

年份城镇人口/万人城市化率/%新建城市/个新建城镇/个
19791849518.962162361
19862636624.5234710718
19953517429.0464017532

——摘编自叶剑平等《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

【探究】
(1)据史料一、这一时期英国伦敦和其他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结合史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兴起和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
(3)据史料三、中国城市化进程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2024-02-0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80年代张岱年系统地研究和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他认为:“能促进民族发展的那许多精神”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就是民族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能够得到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它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二是能够激励人们前进,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他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自己具有奋发有为、图强不止的精神:另一方面,对待朋友、对待外界要有宽容、爱物的精神。

——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

问题:请围绕“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体现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结合中国古代和近代思想发展历程,撰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字数要求:250-300字)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官员选拔重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朱元璋要求选拔官吏“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康熙帝说:“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

结合课文,分析中国古代对官员“德”“才”的要求有何特点。
2022-06-25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1[学思之窗.思考点.问题探究]专辑-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嬴政初并天下,对丞相、御史大夫等大臣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群臣提出,“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应上尊号为“泰皇”。嬴政并不以此为满足,决定从“三皇”中取一个”皇”字,又取上古”五帝”中的”帝”字,合成”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

材料二   秦朝政府的组织(下图)

(1)根据材料一,嬴政以”皇帝”为名号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王朝是如何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有何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阐述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9 . 1847年一位当事人撰写了《为棉织厂主服务及棉织厂工人简述》一文,其中有如下描述:

棉织工厂都是大建筑,不过这样建造是为了容纳最大量的人。为要尽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厂建成几层,各层尽可能不高。机器占了最多的面积……由于这种工业的特点,空气中经常弥漫着混杂机油的棉尘……发出一种特别讨厌的气味……我所熟悉的一家工厂有几百个人做工,工厂往往昼夜开工。为了开夜工,要用大量蜡烛,但是几乎完全没有通风设备。因此,在新鲜空气不够的条件下,在工厂里经常闻到很多人身上发出的汗臭味……机油、棉尘、及夜晚蜡烛等发出的恶浊气味……这些极有害的条件招到什么后果呢……曼彻斯特近郊的传染病,对许多人而言,是致命的疾病……在问大多数病人他们是从哪里得来的寒病时,他们的回答是或者自己从工厂得来,或者由别人传染而来。问他们做什么职业,从什么人传染来的病,回答都是,棉织工厂的工人。

——摘自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于研究19世纪中叶英国历史有何史料价值。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龚遂者,字少卿,济南人也。为人廉直,与乡党无所假借。性嗜酒,醉则乱云雨,醒则亲爱。家贫,以孝行闻。母死,庐于墓侧三年。服除,起为邑中尉,迁为郡守,常以清白为政。至为大司农少府卿,发仓粟以振贫民。元狩中,匈奴犯塞,徙东垣以备之,且为京兆尹。居官廉洁,威惠并著,士民歌之曰:“龚君入为京兆尹,三年长安盗贼尽。”迁为左冯翊,匈奴入上郡,寇大失利。遂闻之,谓上曰:“塞外贫穷,民多不完。今遣使者行视田野,或有遗种,而收其余,以给不足。又岁大疫,或民疾疫死者,听其自赎以葬。于是,闾里治安,盗贼屏息。”

摘编自《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

注:循吏,奉职守法的官员。

材料二   西汉和东汉记载入史书的循吏共计18人,有明确记载的选拔方式有孝廉、茂才、贤良、明经、辟除、征召、任子、纳贵(资)这八类,涉及次数较多的有辟除、孝廉、辟除、征召。黄霸是循吏中仕途轨迹记载最详细,也是次数最多的,黄霸涉及到的选拔方式为2次纳贵、2次察廉、2次举贤良、3次征召。除王成记载不详外,其他循吏最少也会经历1次选拔,平均每人2.7次,差不多就是每个循吏在仕途生涯会经历3次不同方式的选拔。

摘编自徐鹏鹏《文官制度与汉代政治治理研究以汉代循吏群体为视角》

(1)根据材料一,指出龚遂被列入《循吏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选官制度的特点并加以评价。
2024-07-14更新 | 48次组卷 | 3卷引用:选必1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后作业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