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历史事件的义和团义和团大多数是本地人,在反教和排外活动中,他们不愿冒险远离家乡。1900年初,情况尤其如此,当时义和团的行动主要是在农村地区毁教堂(通常是放火)和抢掠教民的家产。然而,从5月份开始,这种模式发生了变化,义和团运动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大规模地开展起来,义和团的行动由单纯的反教演变为广泛的排外。

作为历史经历的义和团曾目睹天津义和团怪异举止的管鹤描述道:“有闭目缓行者;有目不斜视、端步前行者;有数人扶持一人者;有两人掖一人且斜步如酒醉者;有持大刀乱舞、行人躲避不及者;有数人持枪刀、鱼贯而行者……纷纷扰扰,无复人状。”作为历史解读的义和团1924年,陈独秀在《向导》杂志上刊文指出:“义和团诚然不免顽旧迷信而且野蛮,然而全世界(中国当然也在其内)都还在顽旧迷信野蛮的状态中,何能独责义和团,更何能独责含有民族反抗运动意义的义和团!与其憎恶当年排外的义和团之野蛮,我们宁憎恶现在媚外的军阀、官僚、奸商、大学教授、新闻记者之文明!”

——以上材料均据【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整理


根据材料,围绕历史研究中史料运用应坚持的原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论题鲜明,论据结合材料并运用合理)
2021-09-09更新 | 2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试题(中国史部分)-课时练12-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 . 《人民日报》1949年12月18日发表社论称: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是中苏两国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国人民对于毛主席和斯大林大元帅的会见,“表示极大的欢欣和兴奋,因为这是中苏友谊伟大前途的象征,这是世界人民反帝国主义斗争伟大胜利的象征”。有关中苏这次外交的正确解读是
A.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大国结盟B.中国推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C.体现了“一边倒”外交政策D.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完全契合
2021-09-06更新 | 734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对下表中英关系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时间中英关系概要
1937年8月“八·一三”事变期间,英国政府提出了上海“中立化”的建议。
1937年下半年国联大会和布鲁塞尔《九国公约)签字国会议期间,对于中国提出制裁日本的要求,英国政府未给予积极的支持。
1938年上半年英、日谈判中国海关问题,中国政府坚决反对英方在海关问题上向日本妥协。
1940年7月英国宣布封闭滇缅公路,中国政府对此“表示最严重之关切”。并认为这一决定“实已违反国际公法之原则、中英各项条约及国联之历届议决案”。

A.英日同盟限制了中英关系的发展B.英国对日本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
C.英国行径严重违背了《九国公约》D.国民政府对日继续实行妥协政策
4 .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2009年)报告指出: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和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鼓励党外人士做我们党的挚友和诤友;加强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新时期党提出新的发展政党关系的方针
B.新时期党将政党关系和谐作为中心工作
C.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新时期建设中的作用
D.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代松江地区农家收支情况如下表所示,对下表中的现象解读最合理的是
明前期明中后期
东部西部东部西部
收入7.5两62.5两35两80两
支出21.88两68.65两31.25两74.6两
收支相抵—14.38两—6.5两+3.75两+5.4两
A.松江地区实现了均衡发展
B.引进作物新品种提高了粮食产量
C.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质变
D.市镇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2021-06-01更新 | 1259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6 . 宋、元、明清时期的货币演变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繁荣期,“每一交易,动即十万”,货币需求量大增。在与日本、朝鲜、东南亚、南亚、阿拉伯等地区的海外贸易中,大量铜币流向海外。钢币还大量流入北方各族,“北界(辽)别无钱币,公私交易并使本朝铜钱,沿边禁钱条法虽极深重,而利之所在,势无由止。”为克服铜币缺乏之困,川陕地区使用铁钱,“民苦转贸重,故设法书纸代钱,以便市易。”从而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随着元对宋的统一战争的进行,元政府确定以中统钞回收南宋纸币,统一钞法。无政府强令,凡州郡国土及宗王所辖之地,莫不行钞。到元代后期,由纸币承担起主币的职能。元代汉藏商人的贸易,即所谓茶马互市就很活跃,元朝政府设置榷场,令民携带金银兑换成钞,并通过各种财政支出推行纸钞。元末,大量印制发行纸币,造成物价飞涨,民怨沸腾。

明清时期,随着国际贸易发展,大量产自美洲等地的白银流入中国,一举成为主币。明清时期的农民把收获的农产品和家庭手工业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以换取白银向官府交纳。匠户以银代役,使工匠获得独立经营手工业的条件。中国精美的丝瓷等商品大批输往海外,一个以白银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

——摘编自《从铁钱到银两:两宋金元纸币的价值基准及其演变》《纷繁不稳的明清货币》《元代纸币在西藏地方流通考》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宋、元、明清时期货币的演变进行解读。
2021-07-06更新 | 184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备课综合】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长顾祝同不愧是第三战区长官,知道双方合作尚未破裂,十分顾忌影响,做贼心虚,再三叮嘱陶广说:“清剿部队行动严守秘密,勿使盟军(美军)发觉,以重国际视听”。以下对材料解读合理的是
A.广州国民政府担心国共合作关系破裂
B.美国反对蒋介石政府围剿根据地红军
C.世界形势对国共关系产生了制约作用
D.抗战胜利后美国反对国民党独裁内战
2021-05-14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23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938年7月18日,蒋介石日记云:“鄱阳湖与庐山自宋明以来皆为我民族复兴最后胜利之地。……今次与日寇在鄱阳湖决战,若果得胜利,则为基督在冥冥之中保佑中华复兴之效也。”对于材料信息,解读有误的是
①陆九渊、王守仁都在庐山白鹿洞书院讲学
②这篇日记写于广州、武汉失守之后
③此决战是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④此决战是枣宜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1-05-12更新 | 127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23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上)
9 . 有学者认为:“汉武帝即位后,开始全面推行积极有为的经济政策,进行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财政改革,全面调整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财政管理机构。”下列对于汉武帝实行这些政策的影响解读不正确的是
A.保障了对外战争的财政开支B.打击了地方豪强和富商大贾
C.强化了国家对于经济的控制D.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徭役负担
10 . 下图是《德国的对外扩张(1938~1939年)》。对此图的历史解读,正确的是
A.此时欧洲战争策源地正式形成B.德法处于“奇怪的战争”阶段
C.此图可示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D.苏德爆发战争使二战规模扩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