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东汉光武帝设立“举谣言”制,将民谣纳入行政监督体系,以反映地方官吏为政善恶的歌谣来决定官吏的升黜,东汉出现了一系列因“谣言”而黜陟的官吏。这反映出东汉时期
A.社会舆论影响官吏升黜
B.监察体系臻于完备
C.儒家思想决定政府决策
D.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2019-05-24更新 | 106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检测: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学者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提到:儒教有两个发展阶段,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在这种国家宗教中,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材料观点反映了
A.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B.儒学思想出现质变
C.儒家的政治化趋势
D.儒学的不断世俗化
2019-05-07更新 | 457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检测: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一
4 . 美国学者列文森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后得出一个结论,皇朝体制有着一个“自相矛盾”的运行规律:儒教君主制的基础恰恰是反儒教的法家原则。作者揭示出中国封建社会
A.儒学思想以法家为依托B.儒家与法家的冲突激烈
C.外儒内法的治国策略D.德治与法治交替运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全球通史》中指出:“从后来的历史看,秦帝国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由于这种文字所共有的性质,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这说明秦帝国统一文字(     
A.对后来民族统一影响深远B.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有利于秦中央集权的建立D.是君主专制的体现
6 . 汉武帝时,拜卫青为大将军,“位在公上”;封公孙弘为丞相,“无爵”;授儒者孔安国为侍中,“朝廷荣之”。这表明汉武帝时期
A.权力重心由外朝转向内朝
B.意识形态由法家变为儒家
C.中枢机构从独相变为多相
D.中央行政机构的职能巨变

7 . 材料阅读

材料一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五年春,置五经博士。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子弟,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摘编自《汉书·武帝纪》

材料三董仲舒的教化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当时客观形势的正确反映。虽然,从本质是说,这一主张是为巩固汉政权的封建统治服务的,但从客观效果来看,它不仅对当时,而且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的进步作用。

—高春菊《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

材料四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回答下列问题(作答时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针对教化提出的具体主张,并分析董仲舒倡导教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重视儒学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评价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历史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唐代公私学校通常开设的课程有《孝经》《论语》《札记》《诗》《周礼》《仪礼》《易》《尚书》《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粮传》《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这些课程的开设
A.适应了科举考试需要
B.以研读儒学为唯一内容
C.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
D.表明统治者独尊儒术
9 . 董仲舒提出“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的改革措施,以此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这体现了董仲舒
A.将儒学思想发展为主流思想
B.主张民众平等接受学校教育
C.认为改革受不良风气阻碍
D.重视儒家伦理的教化作用
2018-09-11更新 | 339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检测: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墨子认为,如果任凭“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的“交相非”发展下去,必然带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的结果。这显露出
A.“尚同”的治世理想
B.专制统治的特征
C.人性本恶的思维惯性
D.百家融合的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