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0 道试题
1 . 下面是清代苏杭地区居民身份结构示意图,该图反映了当时苏杭地区(     
A.商人群体社会地位较低B.租佃关系开始确立
C.工场手工业占重要地位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023-10-05更新 | 204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下学期检测历史人民版必修II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8条规定,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国投资;1988年通过宪法修正案,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确认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1993年修正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有企业”取代“计划经济”和“国营企业”。材料反映(     
A.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B.民主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C.改革成果得到法律确认D.政府不再参与企业经营
2023-03-11更新 | 583次组卷 | 17卷引用:人民版2017—2018学年高一年级历史必修II下学期检测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试题
3 . 据《宜鬲人撤退铭文》,1938年民生实业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临危受命,抢运民族工业近10万吨物资设备和3万人员如期入川,被喻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人撤退”。这次大撤退的主要作用是(     
A.迟滞日军对沿海地区的掠夺B.保存了争取抗战胜利的物质力量
C.改变了中国工业的地理布局D.奠定了民族工业黄金发展的基础
2023-03-05更新 | 79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下学期检测历史人民版必修II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试题
4 . 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     
A.世界市场的雏形的出现B.“价格革命”的影响
C.“商业革命”的影响D.亚洲人口的膨胀
2022-07-14更新 | 487次组卷 | 136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下学期检测历史人民版必修II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试题
5 . 有学者认为,20世纪上半期整体世界已经形成,但全球化仍属于自发阶段。“二战”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全球化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A.“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C.经济合作的体系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D.大国之间关系由战时对抗走向战后合作
2022-03-12更新 | 940次组卷 | 43卷引用:人民版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下学期检测历史必修II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的。这是中国“大国雄心”的展示,因为“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这说明
A.中国已经是世界超级大国
B.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优势地位
C.航天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
D.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
2022-02-04更新 | 375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8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7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几乎绝对意义的排斥;而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这一特色获得了更大意义的生存空间。这一变化表明
A.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B.思想解放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C.国家政策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D.文化领域“左”倾错误得以纠正
2022-01-09更新 | 295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下学期检测历史人民版必修II专题四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
8 . 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之昂贵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苏联模式下
A.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体制不利于生产发展
B.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
C.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
D.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
2021-10-25更新 | 380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下学期检测历史人民版必修II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以上材料可看出其办刊的目的是
A.娱乐大众生活.B.报道国内外大事C.宣传政治主张D.传播商业信息
2021-06-27更新 | 248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下学期检测历史人民版必修II专题四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08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司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等等。该守则
A.有意贬损中国人道德水准B.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
C.与中国传统习俗发生抵触D.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养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