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经济跌宕起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商、日商纱厂资本分配及变化表(单位:国币万元)

年份华商日商
实数比重实数比重
19219482.275.91967.115.2
193115251.856.710851.140.3
193617294.644.219615.150.1

——丁昶贤《中国近代机器棉纺织工业设备、资本、产值的统计和估量》

(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商、日商发展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1919~1933年美国农业经济各项指数表

——福克纳《美国经济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9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农业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其成因。

材料三所谓国家干预经济,一般说来,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利用国家权力,对一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趋向,施以直接或间接的控制及影响。其表现方式可有多种类型,可以采取经济的手段,也可以采取行政的手段,甚至外交、军事等政治方面的措施以达到事先预定的目的。

——朱荫贵《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三国在20世纪30年代“干预经济”的结局。

2016-11-27更新 | 27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湾里区2016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单元检测试卷.

2 . 在探讨“社会生活变迁”问题时,某同学从古代、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习俗等角度入手,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

材料一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二当时(宋代)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居民的生活已经颇为自由、放纵,他们过着享乐的日子。

——(日)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

材料三

(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与这一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

(3)根据上述图片信息,概括清末民初社会生活习俗变化呈现的趋势及其实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

(4)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标杆,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013-10-16更新 | 99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芦溪2016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 单元检测试
3 . 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我们可以得到的认识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三足鼎立格局形成
B.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明显加速
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朗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开始形成
4 . 下图表中反映的经济现象包括

①资本家逐渐丧失对企业的控制权
②股票呈现分散化趋势
③资本社会化趋势加快
④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18-02-2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湾里区2016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单元检测试卷
5 .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千年来中国妇女缠足比率趋势
A.宋代开始出现妇女缠足现象
B.宋明理学推动妇女缠足比率上升
C.明末以来妇女缠足比率持续下降
D.民国成立后妇女缠足现象彻底消失
2018-02-20更新 | 2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芦溪2016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 单元检测试
6 . 以下是当今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情况一览表。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名称亚太经合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建立时间1989年1993年1994年
成员国
构成
地跨四大洲,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多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合作领域经济经济、政治、军事经济
组织结构松散的论坛性经济组织,不具备实际管理职能设有超越国家权力的机构无协调性的组织机构

①欧盟合作程度最高  ②成员国之间的差异性较大
③具有地缘经济的特征  ④反映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该观点反映了(       
A.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包纳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化模式
B.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C.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
D.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
2016-11-27更新 | 352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西省芦溪县2016届高三人教版必修二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检测试卷
8 . 导致下图(出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中1980年后中苏两国粮食产量出现不同趋势的原因是:

①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了农村的改革
②中国实行“包产到户”,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③戈尔巴乔夫的经济“加速发展战略”陷于困境
④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9 . 有人说:“理想与现实并存”,我们不仅要看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还应该看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性,对于全球化的研究亦如此。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反全球化”的各种力量也在孳生、汇聚、增强,成为一种蓬勃发展的世界现象。除了以召开社会论坛的形式抨击西方主导的全球化外,除了频频以黑客身份攻击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官方网站和大型跨国公司以及各种全球性经济机构组织的网站以发泄自己对当前全球化的不满情绪之外,反全球化运动采取的主要形式应该说是针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及其控制的世界经济组织的大规模的游行示威。

——许朝兵《全球化与反全球化》


材料二   综观当前的反全球化运动,有人认为,它的意义主要也就在于提出问题而已,因而,它的局限性是非常明显的。且不说各种分散化的反全球化运动组织很难统一起来,……单从反全球化运动人士提出的一些口号,诸如“全球化要具有人性”、“世界应该公平对待每个国家”,我们就不难发现,他们还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垄断资产阶级心存幻想。

——菲德尔·卡斯特罗《全球化与现代资本主义》


材料三   正如现代科技进步催生了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一样,现代科技手段,还有各种非政府组织也极大地促进了反全球化运动的兴起。……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拥有如此巨大的科技潜力和创造财富与福利的如此非凡的能力,同时,世界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不平等和存在如此严重的不公正。在通讯和距离方面使世界变得更小的那些令人惊叹的技术成就,同贫富之间和发达与不发达之间的巨大和日益悬殊的差距同时存在。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智慧的一个悲剧。

——雅克·阿克《经济全球化》


材料四   理解“反全球化”的视角很多,可以从经济、政治、社会等不同角度去分析,其结果也不尽相同。但无论从哪方面出发,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反全球化”并不是要反对全球化这种趋势。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选择,是任何反对力量都无法逆转的一种趋势,这种趋势是人为反对所阻止不了的。况且从本质上讲,“反全球化”本身也是一种全球化的结果。

——黄晴《危险的失衡》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概括反全球化的方式及局限性。
(2)运用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从多个视角,以“全球化的发展与未来”为主题撰写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楚;250字左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10 .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的是从上古一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中华民族文学发展的历史。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宗教化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D.逐渐平民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