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对秦始皇是否为“暴君”这一问题,历来争论甚多。司马迁的《史记》、记录唐太宗执政的《贞观政要》均认为他是暴君;以《史记》为主要写作依据,并结介新近出土的秦简而编著的《秦始皇传》则称其为“千古一帝”;近代学者钱穆则认为:“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史料多寡决定了历史事实客观性
B.当代著作无法对古代事实下定论
C.考古文物的价值完全可终结争论
D.价值判断影响对历史事实的认识
2019-04-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师范大学附属高中2019届高三年级人教版必修一1-2单元历史试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在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材料三   内外服制滥觞于夏,形成于商,影响至周,是独特国家结构形式,内服为王畿之地,系商朝直接控制的国家中心地区,“居天下之中”。内服职官数量众多,由商王直接任免。外服是指商王畿以外的土地,外服职官有侯、甸、男等。卜辞中侯的数量有五十多个。文献中还有九鄂侯、翼侯等。这些侯的担任者多为商周围方国的首领,他们一方面臣服于商,接受商予的封号,另一方面是土著国家的首领,不是由商王任免。诸侯国要担负纳贡、服役、戍边或随王出征等义务。

——卜宪群《中国通史·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我国的文化遗存。
(2)根据材料二,从商代墓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
(3)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评价材料三中的制度。
3 . 浙江是青瓷的故乡,鼎盛于宋元时期的龙泉青瓷是其中的佼佼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苏太仓市樊村泾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出土了150吨的元代中晚期龙泉窑瓷器,其中95%是未使用过的。


——中国考古网

材料二   “尤其是在日本出土的13世纪下半叶(元初期)至14世纪中叶(元后期)的中国贸易陶瓷中,龙泉青瓷已经占主流地位,成为中国贸易陶瓷的代表。”“15世纪初,从中国东南沿海各港口起,循海道一直到印度洋沿岸的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和东非沿海……无处没有龙泉青瓷的踪迹。”

——《龙泉县地名志》


(1)根据所学指出龙泉瓷可能的传播方式,并分析龙泉瓷向外传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梳理龙泉瓷的传播路径,分析元明清时期海外贸易发展人类生活的影响。
2022-01-21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单元测试-【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4 . 古丝绸之路是中外文明交汇的重要通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之时胡风盛行,有一种被称为胡瓶的银带把壶沿丝路传入中原,这便是唐三彩凤首壶的原型,银带把壶有"萨珊(波斯王朝)式"和"粟特(西域古国)式"之分。唐三彩凤首壶在继承"粟特式胡瓶"长颈、扁腹、圈足、单柄特征的基础上,将凤鸟的头部雕塑成具有三维空间特征的立体造型,使得凤首壶多了几分传统意韵,更重要的是,这从整体上改变了壶的形制结构,使之成为一种新的器形,凤首壶腹部两面堆贴纹饰、有弯弓骑射的人物,有翩斑起舞的凤凰,所饰纹样明显汲取了本土化的艺术元素.隋唐以来,风乌纹摆脱了原始迷信和宗教思想的限制,在各种工艺品上展翅鸣舞,是这一时代审美特征的显现。

考古发现的宋代凤首壶主要分布于广东和福建,安徽、江西等地也有零星发现。广州是宋代最早设立市舶司的对外贸易港口。为满足陶瓷外销的市场需求,广州西村窑应运而生,生产的凤首壶数量较多,多远销海外,西村窑是北宋时期一个以生产外销瓷为主的大规模的民间窑场,被称为"仿造各地名窑产品的工场"。

——摘自罗佳《唐宋陶瓷风首壶所见丝绸之路艺术交流

材料二 丝绸之路沿线的敦煌、吐鲁番、楼兰、尼雅、焉者、库车、和田、穆格山等地都发现过不少各种语言文字书写的文书材料,前人已经利用其中的资料来研究丝绸之路的某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尤其以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为集大成之作。但丝绸之路沿线仍然在不断出土新的文书,而国内学人关注不够的西域各种胡语资料中,也有很多是研究丝绸之路的重要材料。出土文献提供了有关丝绸之路交通路线的直接记录,如隋代裴矩的《西域图记》,唐朝贾耽的《皇华四达记》等。如果我们把出土文缺整理一下、可以勾勒出一条详细而贯通的"丝绸之路"。

―—摘自荣新江《出土文献所见丝绸之路概说》


(1)根据材料一关于凤首壶的论述,概括指出唐朝的时代风格。说明宋代凤首壶产销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作为一个古丝绸之路的研究者,应该具有哪些技能和素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1959年秋天开始,至20世纪70年代末,考古学者对偃师二里头遗址进行了20次科学发掘……遗址北部发现了烧制陶器的窑址,南部发现了陶范和坩埚残块。发掘出土的文物中陶器最多,有689件。如豆、簋、钵、瓮、盆、罐、缸、版瓦、筒瓦、瓦当、陶水管和瓦钉等。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我们从中可以得到有关陶器的什么信息?

(2)从材料二看,当时的陶器有什么特征?

(3)陶器出现的意义是什么?

6 . 据考古发现,在卡塔尔·休于遗址中有丰富的黑曜石制品,主要有箭镞、矛头、镰刀和各种石叶,在一些妇女的墓中还出土黑曜石镜子。这些黑曜石原产于卡塔尔·休于东北约200公里的阿哲格尔地区。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推论是
A.当时阶级已经产生B.国家已经产生
C.妇女占据主导地位D.贸易已经产生
2020-06-0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测试1
7 . 西汉桓宽在《盐铁论》中写道:“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经考古发掘,东北至辽西,西北至甘肃、青海、新疆一带,西南至云贵边陲,当前已有五十个以上地点出土了汉代的铁农具。据此可知,西汉时期
A.铁器促进小农生产方式确立B.社会经济重心逐渐转移
C.小农经济发展环境有所改善D.先进冶铁技术普及全国
2020-12-27更新 | 1734次组卷 | 18卷引用:【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训练:第二单元测试卷(选择性必修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而被废黜。但在海昏侯墓(即刘贺之墓)的考古发掘中,却出土了大量包括《论语》《礼记》等内容的竹简木牍,在主椁室还发掘出了一扇绘有孔子像的屏风。这说明
A.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
B.历史事实需要不同史料互证
C.文献资料不能还原历史事实
D.实物史料可弥补文献史料的局限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位于河南安阳的商代好墓,出土的随葬品数量巨大,种类丰富,充分反映了商代手工业制造水平。下列文物应该出土于该墓葬的是
A.
B.
C.
D.
2016-06-28更新 | 42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评估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说明
A.历史记述的正误需要考古发现佐证
B.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
C.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
D.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
2019-06-03更新 | 965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下学期检测历史人民版必修II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