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4 道试题
1 .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而仑头有田卒数百人,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从此,西汉和葱岭各国之间贸易往来络绎不绝。据此可知,西汉时期(       
A.统治区域范围不断扩大B.政府注重保障中外交往畅通
C.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D.丝绸之路延伸至西亚
2023-05-10更新 | 306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巩固卷23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2 . 公元751年,唐与大食(中国唐宋时期对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国的专称)的怛逻斯之战,唐朝战败,旅行家杜环成为唐军中被俘虏的一员。据其记载,同被俘虏到大食的还有"汉匠起作画者,京兆人樊三叔……织络者河东人乐缓、吕礼。由此可推知(     
A.阿拉伯帝国的军力达到顶峰B.阿拉伯帝国的政权更迭即将完成
C.军事碰撞利于推动文化传播D.战争胜利加速中亚地区伊斯兰化
3 .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记载,梭伦政制以财产多寡区分公民为若干等级,最低一级的平民,有选举权而无被选举权。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贵族利益未遭冲击B.民主政治存在缺陷
C.民主政治达到高峰D.过激民主影响稳定
2023-07-08更新 | 118次组卷 | 4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1 中西方政治制度和选官制度的演变01(15大核心考点+150道高频选择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远征记》记载“亚历山大一个人站在城墙上,有几个印度人冲过来要跟他肉搏,他挥动宝剑连扎带砍都给撂倒”。亚历山大始终狠抓部队的战术和技术训练其用兵之妙在于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战法。比如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当获悉达塔米期率波斯战船十艘在锡夫诺斯岛附近抛锚时,亚历山大趁黑夜亲自率领战船十五艘在敌军毫无戒备的情况下发起攻击。亚历山大非常注重和士兵的关系,曾被腓力二世流放的人才,在腓力二世去世后,依然得到亚历山大重用。

——摘编自王少博《浅析亚历山大东征成功的原因》

材料二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以希腊一马其顿联军统帅的身份开始了对波斯帝国的征服。十年征战,亚历山大不仅将原来波斯帝国的版图据为己有,而且有所扩大。从地中海到印度河,从黑海、里海、咸海到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几乎被囊括在亚历山大的帝国之下。虽然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23年突然病逝,他的帝国也迅即崩溃,被其部将瓜分一空,但希腊一马其顿人对当地民族的统治格局并没有改变。希腊文化成为凌驾于当地文化之上的强势文化,希腊化的进程加快了,与东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日益广泛深入。

——摘编自杨巨平《亚历山大东征与丝绸之路开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历山大东征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影响。
5 . 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
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
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2023-07-17更新 | 6243次组卷 | 38卷引用:选必1第1讲政治制度(课件帮)-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6 . 史料记载,唐朝最鼎盛的开元年间,国家每年铸币的数量最高是三十二万贯(每千钱为一贯),而北宋中期的宋神宗时期,国家铸币的数量曾高达每年五百零六万贯,从这个对比我们可以看出(     
A.宋朝滥发货币B.宋朝国力比唐朝强大
C.宋朝铸币技术提高D.宋朝商品经济较为发达
7 . 据史料记载:中国同盟会《民报》发表大量文章声援印度和伊朗等国斗争。此外,孙中山一再帮助菲律宾革命者购买武器,而后者也捐赠10万元给孙中山作为革命经费。这一记述体现了亚洲的觉醒(     
A.资产阶级成为主导力量B.进入到民族民主革命的新时期
C.提升亚洲民族忧患意识D.表现出自觉互助与支持的特征
8 . 【宗教思想与文化】

材料一   古罗马帝国中后期,频繁爆发的瘟疫使业已危机丛生的社会局面更加动荡,社会出现了普遍的信仰危机。根据早期教会史家的记载,基督教徒在这个危机的时期,大力宣扬超越利己的教义,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社会救助行动。因此,基督教的影响迅速扩大,皈依者迅速增多。

——姬庆红《古罗马帝国中后期的瘟疫与基督教的兴起》

材料二   基督教给罗马帝国以及其后中世纪的欧洲贫苦大众,带来了尊严、生活的目标、公平感、永恒幸福。但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在现世所能得到的,他们只能在天国中才能获得。在现世中,人们则应该禁欲、忍耐、爱别人,勿抗恶,最好能做到别人打你的左脸,你把右脸再送上去,所以耶稣从一开始就不主张反抗压迫者,他并不提倡改变现实,消除苦难,他认为受苦反而具有积极意义,因为在现世中受苦就可以到天堂上享福。

——张晓群《基督教为何能赢得古代欧洲人民的心》

材料三   当初罗马教廷和托钵僧团扶持大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相信推广教育是对抗异端的有力手段。然而到了13世纪以后,欧洲几乎所有的异端思想都是在大学中茁壮成长起来的。无论是彼特拉克、伊拉斯谟等人文主义者,威克里夫、胡斯、马丁·路德等宗教改革家,还是哥白尼,布鲁诺、塞尔维特等具有新思想的科学家,都是从欧洲的大学中吸取最初的精神养料的。有些人甚至把大学当作反对教会的坚固堡垒。

——赵林《基督教与欧洲中世纪文化教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发展迅速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基督教对中世纪西欧在思想文化上所产生的影响。
9 . 航济亭是北宋时期位于明州(今宁波)定海的驿亭,下表是关于航济亭的记载。根据材料,下列论述合理的是(     
出处内容
罗濬《宝庆四明志》航济亭,县东南四十步,元丰元年建,为高丽使往还赐宴之地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元丰二年五月壬辰,赐明州及定海县高丽贡使馆名曰乐宾,亭名曰航济
王应麟《玉海•宫室》元丰二年明州及定海县作高丽贡使馆。五月二十五日赐名乐宾(亭曰航济)
A.史料形成时间决定价值程度B.海路在北宋外交中发挥作用
C.材料都是二手史料,可信度低D.明州主导北宋对外贸易通道
2023-06-08更新 | 342次组卷 | 11卷引用:专题突破卷0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鸠杖,也叫王杖,是汉哀帝时期朝廷为老人特制的一种拐杖。《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王)杖,餔之以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由此可知,汉代(     

汉代鸠杖
A.抚老政策更具教化的倾向B.传统手工业技艺有所发展
C.孝道文化已在社会上蔚然成风D.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正渐趋完善
2023-03-27更新 | 168次组卷 | 4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必1)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