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美国总统杜鲁门声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反对共产主义。美国在全球进行扩张,将社会主义的苏联视为其建立全球霸权的最大障碍;(冷战后期)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政策,国内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最终形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8课

材料二:

图1

图2

图片说明:2021年8月30日美国正式宣布完成从阿富汗撤军的任务。图一所示,长达20年的战争,美国在阿富汗留下的仅是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图二是美军撤离阿富汗过程中震惊全世界的一幕:2021年8月16日,为了逃离千疮百孔的阿富汗,大批民众追逐、攀爬正在跑道上滑行的美国军机。

材料三: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这场战争直至今天还在继续……(关于这场战争)一些清醒的战略界人士认为,美西方延续冷战思维的北约东扩,是引爆此次乌克兰危机的罪魁祸首(引自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年02月26日08版)。……事实上早在1997年,美国前驻苏联大使乔治·凯南曾警告北约,继续东扩将是整个后冷战时代美国政策中最致命的错误(引自环球时报-环球网2022年3月8日报道)(注:材料三中的“北约”是指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军事组织;“北约东扩”是指北约将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和中东欧国家纳入该组织。这是后冷战时期美、西战略转变的重要举措。)

材料四:人类文明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2014年3月27日)


(1)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古代文明的扩展方式有哪些?15世纪以来世界文明的扩展方式又有哪些?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并举例说明15世纪以来世界文明的扩展方式与古代相比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赞成或反对哪一种文明扩展方式?请说出你赞成或反对的理由。
2 .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搏击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斗争实践中懂得,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30日)
阅读上述材料,进一步理解五四运动的意义,体会其时代价值。

3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曾先后于2013年、2015年、2018年和2021年四次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四次演讲的主题分别是“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亚洲的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这表明中国
A.重视睦邻友好外交B.成为了世界经济体系的主导
C.积极参与全球治理D.推动了世界合作共赢与发展
4 . 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华通讯社建社90周年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一向重视宣传工作。随着中国工农红军的建立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急需冲破国民党的封锁,把党和红军的消息传播出去。同时,由于在反“围剿”斗争中缴获了国民党军的无线电台,为通讯社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随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红色中华通讯社(即新华社前身)应运而生。     

——《新华通讯社史》第1卷


(1)依据材料一,概述红色中华通讯社成立的背景。

材料二   90年来,新华社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记录时代精神,传播中国声音



(2)分别指出上述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其中一张图片,谈谈你对新华社“反映人民心声”的理解。

材料三 《新华通讯社90年90篇精品选》以时间为脉络,收录了不同历史时期采写的新闻作品。以下是部分目录

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
《工农群众踊跃加入红军》《伟大的战士雷锋》《记者来信:实行“大包干” 农业大增产》
《狂欢之夜——延安市人民庆祝日寇投降举行火炬游行速写》《大庆精神大庆人》《“谷底”震荡——徐州市转变企业内部机制改革记》
《沸腾了的北平城——记人民解放军的北平入城式》《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砥柱人间是此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纪实》
(3)任选其中一个历史时期,结合所学,阐释此时期所列作品入选的理由。
2022-01-14更新 | 270次组卷 | 5卷引用: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5 . 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同德国、法国、欧盟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是中欧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这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A.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外交活动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致力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D.坚定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
6 . 阅读材料,下列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材料一   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19808月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40年来,深圳广大干部群众披荆斩棘、埋头苦干,奋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科技创新,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增至2019年的2.7万亿元,经济年均增长20.7%,经济总量位居亚洲城市第五位,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80年的0.18亿美元跃升至2019年的4315亿美元,年均增长26.1%,实现了由进出口贸易为主到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跨越。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万元,比1985年增长31.6倍,率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用40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深圳等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实践,创造了伟大奇迹,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规律的认识。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必须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材料二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结合材料,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2022-11-05更新 | 93次组卷 | 4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练)
7 . 2020年6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互致贺电,庆祝中菲建交45周年,双方回顾了建交后中菲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历程,表达了加强两国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共同意愿。中菲建交的历史背景是
A.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B.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主题一】学史明理

材料一   下表是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历程

名称目标结果
太平天国推翻清政府,建立理想的“天国”1864年被清政府镇压
戊戌变法通过改革,走上君主立宪的道路1898年,“戊戌政变”
辛亥革命用革命手段推翻满清,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民主革命只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道理。
【主题二】学史增信

材料二   194019日,毛泽东发表题为《新民主主义论》的讲话,详细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


(2)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知识,对中国革命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加以分析,并简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提出的历史意义。
【主题三】学史崇德

材料三   陈延年(18981927),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25年夏,与邓中夏、苏兆征等人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在国民大革命期间多次提出要掌握革命领导权,同妥协势力坚决斗争。1927年,在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之下,陈延年被捕。但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展现了顽强的意志,毫不妥协,最终壮烈牺牲。

——摘编自《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陈延年》


(3)根据材料三,说明陈延年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主题四】学史力行

材料四   “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今天,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备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109日)


(4)通过对党史的学习,就青年学生该如何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谈谈你的看法。
2022-08-28更新 | 19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单元检测卷-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复习通关测试卷(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已经构成一次全球性“大流行”。习近平曾对新冠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关于这一类公共疾病防控(     
A.国际社会通力合作是唯一途径B.需要科技发展战胜新病毒威胁
C.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就可避免D.做好隔离、预防措施则万无一失
10 . 文明相互交融、和谐共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和前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奉命七下西洋。他先后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了文化,强化了交流。但因遵循“四夷朝贡到京,有物则偿,有贡则赏”的原则,以“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来维护重礼仪而轻利益的朝贡贸易体系为主要目的,费钱粮无数,仅维持28年便戛然而止,令后人唏嘘不已。

——改编自谢博等《郑和下西洋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启示》

材料二   201310月,习近平出访东盟成员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并出席APEC(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在讲话中他首次提出与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沿线国家或地区共同发展。2012年中国同东盟双边贸易额达4000多亿美元,是10年前的6倍,争取到2020年实现双方贸易额1万亿美元的目标。

——改编自杨保筠《"海上丝绸之路”的21世纪新构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与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积极意义。
(3)为更好地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请你提出几点建议。(至少两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