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3 道试题
1 . 在世界历史的漫漫进程中,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在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经济发展的道路。在这些探索中,我们看到了成功与失败,我们也得到了启迪与借鉴。

材料一   1932年罗斯福入住白宫时,美国正是“一片痛苦的海洋”。失业的人们四处游荡,在夏日的酷暑里,在苍蝇成群的垃圾堆中寻找食物,他们甚至不放过变质的肉,因为他们可以将“最坏的部分去掉后再食用”,他们还会摘下眼镜食用坏掉的肉,因为“这样就看不见肉上的蛆了”……

——选自亚当.科恩著《无所畏惧》

材料二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的调整……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电信业、水、电、煤气供应等公共事业在不断扩大……(20世纪九十年代)在美国形成了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节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2》(人教版)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刚上台时) 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过七十多年的建设,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苏联人均收入为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但由于苏联实行控制消费、高积累的政策,苏联人的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而且,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1985年人均住房面积仅15平方米,为西方国家的50%;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为14辆,仅为西方国家的17.50%。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美国正是“一片痛苦的海洋”具体指什么?罗斯福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最终使美国社会摆脱了“痛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哪些新变化?
(3)材料三反映了苏联社会发展的什么问题?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4)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制和模式前后都发生过许多的变化,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024-06-0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与材料所述现象对应的是(     
A.亚洲的觉醒B.一战后和平运动的日益高涨
C.非洲独立年D.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多角度观察历史现象有助于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这个体系(     
①促进西方列强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
②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③推动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成一个整体
④改变世界土地资源分布的不合理状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90—1992年间,世界各地许多出版商感觉跟不上形势。他们发现有20多万个地名索引不得不去掉重排,有数百万张地图都已过时,而地图出版也不得不由五年一版改为一年一版。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     
A.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B.世界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动
C.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迅速D.社会信息化成为时代潮流
2024-05-09更新 | 210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1973—1985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增加了40%,而同期“蓝领”(产业工人)的人数却减少了500万。1978年,美国脑力劳动者占雇佣劳动者总数的50%,在英国和法国则为40%。这反映了(     
A.新经济出现后发展步伐加快B.福利制度的发展完善
C.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变化D.阶级结构的发展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却日益尖锐,引发了工人阶级的不断斗争,斗争给时代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现象(     
A.促进了世界贸易网络的形成B.推动了思想理论创新
C.加剧了社会结构的日益分裂D.催生了巴黎公社革命
7 . 两河流域古文明沿两河由南往北单线溯流而上,阶梯性发展;埃及古文明沿尼罗河由南往北顺流而下,也是阶梯性发展;爱琴海古文明也是由其南端的海中岛国,即克里特文明,越海向北发展为伯罗奔尼撒岛上的迈锡尼文明,再往北影响了以雅典城邦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由此可知,这些古文明(       
A.扩展方向受地理条件的限制B.发展模式受社会性质的制约
C.具备了农业文明扩展的条件D.呈现出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
8 . 学者陈江生认为: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得到缓和,两个平行市场亦不复存在,各国相互依存大幅加强,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广泛运用,使得经济全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向前的动力,向后的阻力”均有了新发展……这从深层次反映出(     
A.科技进步实现了全球合作共赢B.经济全球化的动力与阻力共存
C.经济全球化本身是-把双刃剑D.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具有曲折性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是 1820—1913年美、英、德、日、中五国人均GDP变化图及所占世界百分比变化图。这两幅曲线图深刻反映了(     

A.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B.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力量的对比
C.美国发展最为迅速
D.欧洲世界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10 . 下图为英国漫画家伯纳德·帕特瑙吉1935年9月创作的漫画《她能控制得住他吗?》。作者意在(     

A.表达对国际局势恶化的担忧B.强调各国加强协作应对危机
C.呼吁改革国联壮大和平力量D.动员广大民众投身反战运动
2024-03-01更新 | 520次组卷 | 10卷引用:天津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