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以往学界将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与甲午战争的失败,或归结为中国封建制度抵不过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或为清廷内部党争,或为中日双方经济、军事实力相差悬殊。但学者孔祥吉认为上述分析不足以使人信服。他用许多史实说明北洋海军实力强于日本,进而通过考察和分析受李鸿章极为倚重的北洋海军灵魂人物罗丰禄的思想、精神面貌、实际行动,得出了“罗丰禄等李鸿章身边的幕僚缺乏勇于奉献、精忠报国的气质”,以致“将整个制海权,拱手让给日本侵略军”,“使清廷苦心经营的近代化舰队,化为乌有,有志之士无不为之扼腕痛心”。对上述内容表述理解最准确的是(     
A.历史研究可以采用不同的理论和视角B.历史结论要依照现实加以修正
C.多重史料相互印证可以丰富历史认知D.不同史料导致历史真相的多样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2021年11月“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发布了浙江考古在中华乃至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贡献和辉煌成就其中黄岩区沙埠窑遗址,揭示了南北瓷业文化交流状况,填补了青瓷发展史的缺环,为证实浙江是中国青瓷之源增添了强有力的一笔。这一实例说明
A.考古遗存可与文字记载相印证B.考古发现决定了历史研究水平
C.考古发现相较文献史料更直观D.可借助考古发现探知历史真相
3 . “徐福东渡”的故事流传久远。慈溪的达蓬山,相传便是徐福东渡的始发港,“达蓬”,意即由此出发,便可到达仙山蓬莱。宝庆《四明志》便记载,达蓬山在慈溪县东北三十五里,其山名由来,即:“秦始皇至此,欲自此入蓬山,故号达蓬。”唐代时,在此修建了纪念徐福东渡的“秦渡庵”。秦渡庵旁边还有摩崖石刻造像,研究者指出,这一摩崖造像便是徐福东渡后,当地人民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而作的。由此可知
A.这些历史遗迹遗存能充分证明慈溪达蓬山就是徐福东渡的始发港
B.只有考古发现才能证明达蓬山是否是徐福东渡的始发港
C.“徐福东渡”年代久远,历史真相已经无法还原
D.传说也是一种史料,但是需要与其他史料相互佐证。
2021-12-1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对于官书与私记的史料价值高低问题,齐世荣先生曾在《史料五讲》有分析:第一派,“扬官书而贬私记”,诚如邓之诚“斯编取材,首重正史”,但是正史不仅“有书有不书”,而且“时有篡改、伪造和粉饰,出入很大”;第二派,“扬私记而贬官书”,诚如翦伯赞“杂史所记,多系耳闻目见之事,故其所论,较之正史,皆为真切”,但是“私家记载零散,狭恩怨,流于污妄”;第三派,则认为“官书与私记应当并重不可偏废”,诚如顾颉刚“虽然强调新史料的使用,但也很重视传统的正史二十四史”。这说明(     
A.官方史料是历史文献的主体,真实性比较强
B.私家史料敢于暴露史实真相,看事分明真切
C.二十四史与新史料价值同等,两者不可偏废
D.各类史料各有长短,互相参照方可接近真相
2022-12-24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南太湖霅书汇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张广志先生在《闻新刊布清华简(清华大学收藏的战国中晚期的文物)〈五经〉有“蚩尤为黄帝子”说有感》中写道:不敢设想打得昏天暗地的黄帝与蚩尤居然是一对父子。《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录田千秋谏武帝书即有“蚩尤畔(叛)父,黄帝涉江”的记载。⋯⋯战国秦汉的政治家和文人们之所以如此造作,并不是闲暇无事的率意之举,而是有其深刻政治用意的,因为,在我们这样一个极重“忠”“孝”的国度里,如此这般一来,蚩尤就不仅是个“乱臣”,而且还是个“贼子”,自可人人得而诛之,以达到从政治上、道德上进一步抑蚩扬黄之目的。作者旨在阐述:(     
A.学者要结合特定历史时空科学解释和评价历史
B.史学研究必须要从现实出发以满足时代的需要
C.历史学家对久远的历史事件的认识不一定准确
D.史家对史料的对比研究必定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2022-12-15更新 | 492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中共一大是在秘密状态下召开的,因此关于她的召开日期众说纷纭:“一大”的亲历者张国焘说是6月底,陈潭秋则说是7月底。抗战时期,中共将党的纪念日定为每年的7月1日。学者邵维正查阅了相关的苏联档案、当事人的回忆录以及当时的报刊杂志等多种史料,考证出中共一大召开于1921年7月23日。这一结论被学术界和中共所认同。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历史带有主观色彩,原无真相可言
B.历史解释应该允许而且提倡多元化
C.历史研究应该对多种史料进行考辨分析
D.历史研究只有结合亲历者的结论才可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关于“九一八事变”,中国商办报纸《申报》的主要报道为:“日本违反国际法,擅自发动军事侵略活动;日本华侨财产和生命均未受到威胁;日军对东北军民犯下了种种罪行;国民政府积极解决矛盾,避免事态扩大;中国民众的抗议行为是合理的”。日本人在中国东北创办的有较大影响力的中文报纸《盛京时报》的主要报道为:“中国是事变的肇事者,日本行动纯属自卫;中国方面破坏两国友谊;中国民众的举动损害了日本的利益”。《申报》和《盛京时报》的不同报道,说明
A.报刊史料不能独立地用于研究,须补充其他史料佐证
B.新闻报道的现场性,使其能更全面地再现历史事实
C.报刊有其政治立场,对同一事实会有不同的历史解释
D.历史记载的矛盾,使得史学研究总是很难还原真相
8 . 目前所见的传世朱元璋画像多达十余种,且差别较大,国家博物馆所藏的相貌丑陋,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面貌端正、俊朗。有人认为,丑陋的画像不是朱元璋的真容,而是朱元璋怕有人刺杀他,故意让画师画得难看。也有学者指出,丑陋的奇人异象出自朱元璋死后,是明成祖试图用相学理论重新阐释开国历史。这说明(     
A.遮蔽于时间长河中的历史真相难以考辨还原
B.揭示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重于史料搜集
C.历史探究应具有价值关怀,关注现实问题
D.联系特定的时空,可以加深对史事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