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各具特色,也有共性,在相互借鉴中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斯密看来,所谓“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是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而坚持的一种理论的和政策的主张。……其原则就是“自由放任”——国家不仅对内要允许资本主义经济的自由发展,对外贸易也要绝对自由;既反对重商主义的垄断政策,又反对它一贯鼓吹的限制政策。为了实现这种经济的自由,工业资产阶级也必须进行政治斗争,参与国家政权,直接促进这种理论转化为国家的经济政策。

——韩忠富《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与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二   从理论上讲,列宁在实行新经济政策前一直赞成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社会主义社会是没有商品生产的观点。列宁早在1906年就提出:“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建立起大规模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一切土地、工厂、工具都转归工人阶级所有,才可能消灭一切剥削。”这里可以看到,首先明确提出“计划经济”的是列宁。……但在实施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在商品等问题上的看法则有了很大改变,他认为,新经济政策就是要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陆南泉《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形成原因再思考》

材料三   总之,战后西方的政客、官员和许多企业家因为这种或那种原因都认为,根本不可能重新实行自由放任和旧的自由市场制度。即使那些致力于经济和政治自由主义的政府也可能用以前被当作“社会主义”加以排斥的方式来进行经济运作。例如,在1945年—1946年间,为实现法国工业经济的现代化,法国制定了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经济计划。根据资本主义混合经济来改造苏联经济思想一定会产生某种效果,在1950年—1979年间,此前处于停滞状态的经济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能更好地成功追赶美国的生产力,甚至超过了德国。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所进行的“政治斗争”,并概括英国为打破重商主义传统实现贸易自由所采取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列宁主张“计划经济”的目的。结合所学,分析列宁在商品等问题上看法改变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法国战后经济模式形成的原因及其特点。综上所述,谈谈你的认识。
2021-11-03更新 | 24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湖州、衢州、丽水市2022届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蒋介石集中了一百万军队向各地红军进攻,经济上实行严密封锁,军事上采取“堡垒主义”步步推进。……战局日益恶化,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先后纵横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宁夏、陕西等十多个省份。……几乎没有人能够想到,这一转移的成功,竟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此后走向成功的最主要的物质基础。

——据《中国近代通史》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国共两党为深入推进革命所发动的重大军事行动。请就歌词中“国民革命成功”谈谈你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战略转移”的历史事件并简述其历史意义。
20-21高三上·浙江温州·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20世纪是人类历史风云变幻的100年,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100年,也是旷日浩劫冲突交织的100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915日清晨,英国在浓雾的掩护下起用。它碾毁机枪阵地,越过战壕,冲破铁丝网,将工事压得支离破碎。一举突破了德军5公里的防线。然而,好景不长。刚刚进入10月份,索姆河地区便下起了滂沱大雨。连绵的秋雨使道路变得泥泞不堪,弹坑和堑壕里全是积水,低地更是一片沼泽,重炮和其他的重型武器陷在泥潭里。118日,交战双方的指挥官们终于沮丧地下达了停止交战的命令。至此,历时4个多月,双方投入兵力近百万的索姆河战役宣告结束。

——李德·哈特《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材料二   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应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力地配合苏联及其他同盟国作战。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歼灭这些敌人的力量,夺取其武器和资财,猛烈地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

——毛泽东《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材料三   东京审判,是继纽伦堡审判之后的又一重要审判,是二战结束后世界上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之一,从1946年开庭到1948年宣判终结,历时超过两年,其间共开庭818次,法庭纪录共计48412页,出庭作证的证人达419人,出示文件证据4000多件,判决书长达1213页,28名日本战争首恶分子被列为甲级战犯接受了法庭的审判,包括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广田弘毅、坂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松井石根、武藤章在内的七名罪大恶极者被送上了绞刑架。

——《东京审判的遗憾:最大战犯日本天皇为何逃过审判》


(1)根据材料一,谈谈___处提到的新式武器,并结合所学分析索姆河战役成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要说明《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提出的背景以及当时反法西斯各主要战场的形势。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论述广田弘毅与东条英机上台组阁后发生了哪些事件,通过战后纽伦堡与东京两次大审判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启示。
2021-08-2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部分学校2021届高三8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我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大交融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山西南部的羯人,大部分都从事农耕,善于织布,喜欢穿青绛色的衣服。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汉族人民也学习经营畜牧业。

材料二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完不足统治中原,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成,使其整体的汉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表现。
(2)请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孝文帝是如何使鲜卑族“整体的汉化”的。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5 . 文明的碰撞与国际秩序的构建

材料一   地图是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源

地图说明
巴蒂斯塔·阿格尼斯(1514‒1564 年)是文艺复兴时期制图领域重要的人物。左图为其工作坊制作的世界地图,此图绘制出了当时人们所知的大陆以及著名航线。现存于亨廷顿图书馆。右图为我们今天常见的世界地图。

材料二 玉米这一美洲特产,地理大发现后很快传到中国西南部、非洲及东南欧。马铃薯、可可等美洲特产,也传到亚欧非诸洲。非洲所产的咖啡传到欧美,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18世纪60年代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这一时期,从欧洲输出的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其中又以棉织品为大宗。这些产品主要输往落后国家和殖民地;而殖民地则主要出口农矿原料,其中又以棉花和羊毛出口增长最快。这些原料主要出口到欧洲国家,特别是英国。19世纪中期后,工业制成品、原料、食品等大宗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贸易额大幅度增长。工业国已经不再是英国一个国家,还包括欧洲和北美各国,还有亚洲的日本。而原料的供应地也不再是少数殖民地,而是世界所有落后的地区。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1)古地图是了解历史的图像史料。阅读古地图,指出其绘制的“著名航线”开辟者的名字。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读两张世界地图结合教材,谈谈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
(3)依据材料二概括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末世界经济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021-04-21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