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公元前五世纪开始,雅典城邦将海外定居地的土地以“份地”的形式分配给“受领份地者”,这些“受领份地者”不仅要履行兵役,还要向雅典纳税。据此可知,雅典的海外殖民(     
A.实现了公民政治地位的提升B.促进了人口持续不断增长
C.有利于增加城邦的经济收入D.旨在改善公民的经济困境
2024-06-1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考古工作者从2009年起,一直到2015年,总共在良渚古城周边发现了11条水坝,均位于古城西北,最远的距离古城有十几公里;古城宫殿区有一个十几米高的人工堆筑高台。古城和水坝的总土石方量经过测算大概有1000多万立方;古城内发现稻谷遗存20万千克,附近的遗址发现5.5万平方米稻田。上述考古发现体现了(     
A.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B.聚族而居的生存方式
C.强制性公共权力出现D.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
2024-06-1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距今7000年—4000年前,主要文明古国相继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他们创造了自己的神话传说,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他们都创造了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这反映了(     
A.自然环境相似造成文明的趋同B.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和相似性
C.经济发展推动阶级社会的出现D.古代各个文明间的交流频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清时期拇战通行南北,花样繁多,粗犷豪放。结合如表可知,明清拇战(     
明清文学作品中的“拇战”
“哑拳令”,两家不出手,不须口叫,有言者罚,拳数多寡,或通关,听人临时酌定。明《六砚笔记》
湘云等不得,早和宝玉“三”“五”乱叫,划起拳来……《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A.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B.映射了世俗文化的发展
C.彰显文人的价值追求D.推动南北生活习俗趋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8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把土地分封给贵族和教会,限制贵族领地规模,封臣对领地的拥有也只限终身,不能世袭。接受君主的土地,即为国王的附庸,对国王宣誓效忠,为国王提供军事服务。该改革旨在(     
A.加强法国国王的权威B.建立君臣间依附关系
C.承认贵族土地所有权D.维护西欧封建等级制
6 . 1909年出版的漫画《不倒翁》,画中文字为:“嗟乎不倒翁,衣冠何赫赫。乃为外人之傀儡,是为玩部之人物。”该漫画旨在揭示(     

A.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B.时人对预备立宪的严重不满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D.清政府的统治根基严重动摇
2024-05-1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4·湖南·三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马关条约》签订后,张之洞上折提议“速向英俄德诸国……恳其实力相助”。此后,在俄、德、法三国干涉下,日军退离辽东半岛,辽东半岛最终重回中国怀抱。为了酬谢,奕奏请清廷赏给三国使节“宝星”以示嘉奖。这一事件(     
A.说明清廷未改变天朝上国思想B.反映清政府深谙近代外交
C.体现了清政府外交策略的调整D.有利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2024-05-08更新 | 138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33年6月,《红色中华》发出“关于经济动员的新的号召”,呼吁“苏区党团工会贫农团全体动员起来”,举行节省经济竞赛,为完成退还80万公债而斗争。仅1933年6月一个月,胜利、上杭、兴国、瑞金等12个县退还公债数额总计达十万余元。这说明(     
A.苏维埃政权赢得民众认同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C.苏区经济建设取得大发展D.革命根据地面临巨大困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1559—1602年英国贵族地产减少状况(单位:个)。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时间家族类型家族数持有庄园数平均每个家族持有庄园数持有40个庄园以上家族数持有10个庄园以下家族数
1559年12月31日1559年12月存在的家族+肯特63339054392
1602年12月31日1602年12月31日存在的家族+苏赛克斯和南汉普顿57222039约19~215
A.封建庄园经济发展兴旺B.圈地运动推动地产私有
C.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革D.近代生产方式影响凸显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取决于利益相关、地域相近、文化相连、规模适度和群众自愿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及邓大才《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条件研究》等整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我国实行村民自治的有利条件和意义。
2024-05-0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