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唐朝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为租庸调制。其中,租指的是田租,调指的是各户每年交纳的布帛,庸指的是实物代替徭役。下表为考古出土的唐朝地方政府上交朝廷银饼的情况表。据此可知,唐朝
文物铭文出土地点
岭南道广州怀集县庸调银饼开十(开元十年)庸调银拾两,专知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童。陕西西安
岭南道广州游安县庸调银饼开元十九年庸调银拾两,专知官令彭崇嗣典梁诲,匠王定。陕西西安
山南道四川通州税口银通州税口银纳官朱义云二十三两河南洛阳

A.全国统一市场形成B.以白银充当贵金属
C.工匠人身控制严格D.南方成为产银中心
2021-02-04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分别是出土于辽宁辽阳、陕西咸阳和福建崇安的西汉时期的大铁铧、装有鐴土的铁铧和铁耙。这些文物可用于说明西汉(       
A.南北方经济平衡发展B.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C.铁矿开采技术的进步D.冶炼生铁技术的开创
2023-11-0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海I号”发现于1987年,是一条满载各类货物的南宋沉船,到201912月为止,经过统计文物总量达到18万件以上。以下是部分文物简介。

船载货物为陶瓷和金属两大类,陶瓷器为数最多。从器型来看,一般为碗、盘、碟、壶、盅、瓶、盒、罐等,主要是福建德化窑、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三大窑口的产品,其中不乏精品。如,德化窑青白釉刻花鼓钉纹四系兽纽盖罐,造型精巧,在东南亚发现较多,可能用作盛放香料或药物,也有可能用作祭祀容器。歙石雕瓶纹砚,墨池近似高脚杯形状,脚杯底部呈现出“鸡冠花”形状的纹饰。专家分析,这个砚台具有红海地区阿拉伯文化的特征。

此外,还出水铜钱达上万枚。其中年代最老的是汉代的五铢钱,年代最晚的是南宋高宗时期的绍兴元宝。也有很多生活用品,如石雕观音、佛像、铜镜、秤杆、木梳、砚台、木锤之类等。

——摘编自林唐欧《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南海I号”》


(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南海I号”考古发现的史料价值。
(2)“南海一号”在诸如船主身份、当时船上生活如何、木质船为何长年不腐等方面仍存在谜团。如果继续深入研究,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4 . 以下史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最准确的是
选项史料结论
A在殷墟的考古发掘中,一个坑内集中出土了1000多把石刀,另一个坑内集中出土了440多件石镰商朝农业生产存在集体耕作形式
B《易传》:“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易所无,远行买卖,用其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儒家伦理思想长期影响古代商业发展
C《孟子·滕文公上》:“方里面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西周井田制度包含了普遍的土地私有制
D《商君书·星令》:“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之民无所于食而必农。”重农抑商的目的是富国强兵

A.A
B.B
C.C
D.D
2019-04-0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六次月考(3月)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5 .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䦆、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2019-01-30更新 | 4979次组卷 | 93卷引用:贵州省大方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971年,在呼和浩特发掘的汉壁画墓中有女子采桑图;1972年,嘉峪关东四十里的戈壁滩上东汉砖墓内亦有大量反映蚕桑、丝绢及纺织工具的彩绘壁画。这些考古发现可以佐证汉代(  )
A.西北地区的蚕丝业有所发展B.河西走廊是丝绸西传的通道
C.对西北边疆的经营管理加强D.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模式趋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