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材料中的“独制”与“地方分权制”相比,其不同在于(     
A.郡守与县令都由地方推荐任职B.郡守与县令世代镇守地方
C.郡守与县令都由君主直接任命D.县令接受郡守的监督任命
2023-10-11更新 | 93次组卷 | 51卷引用:新疆克拉玛依十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宋初形成“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局面,也出现“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状况。说明(     
A.分割相权解决了宰相擅权的问题B.制度创新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C.行政不统一影响政府的治理效果D.机构重叠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2023-10-04更新 | 508次组卷 | 21卷引用: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历史试题
3 . 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朔五年,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一切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设置太学,学生学业完毕后,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

——摘编自林永光《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

材料二:魏晋以后的九品中正制度,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改成自由竞选,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较以前是进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治国举措。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制度”的名称,并说明其较以前“进步”的理由。
2023-09-2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如下图是秦始皇、汉武帝和隋文帝三人的画像,他们的制度创新在古代中国影响深远。

   

秦始皇

   

汉武帝

   

隋文帝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建立和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2023-09-2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1860年,纽约体力劳动者的周薪仅为7~18美元。1890年时,底特律铁路系统办公室雇员的最高年薪收入也仅为500美元。与之相比较(     
A.社会阶层固化现象严重B.资本主义经济异常发达
C.重视文官的稳定与发展D.人为制造社会收入矛盾
2023-09-2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在英国,下院中最大的在野党被称为“英王陛下忠诚的反对党”,与执政党的内阁相对,在立法阶段对执政党的立法提出批评和反对异议,但并非简单提出反对(     
A.完善了责任内阁制B.规范了议会立法程序
C.维护了下院的稳定D.强化了监督制约机制
2023-09-2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清朝入关以后,基于统治全国的需要,设置律例馆,进行全面的立法活动,制定了《大清律例》、《钦定六部则例》等法律,这些措施(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完成了国家法律法规构建
C.使处理行政事务有章可循D.通过立法强化对汉人统治
2023-09-2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隋唐时期,三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后下发。政事堂的设立(     
A.提高了工作效率B.有效制约了皇权
C.加强了中央集权D.取消了三省分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秦始皇宣布:“八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这体现出的制度特征是(     
A.皇位世袭B.天命神授
C.皇权至上D.以法治国
2023-03-15更新 | 216次组卷 | 19卷引用:新疆克拉玛依十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朱熹晚年编著的《四书集注》,是对儒家经典的重新诠释,使理学通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注重理论的教育,注重普及,注重民俗的改造,使“士人的思想”成为“世人的常识”。这反映了(     
A.朱熹学说成为官方正统思想B.理学的主张“存天理、去人欲”
C.朱熹理学强化了等级与秩序D.朱熹重视理学的普及化、世俗化
2022-11-13更新 | 165次组卷 | 22卷引用: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