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道:“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作‘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讲话的目的是(     
A.改变一些领导人的专制作风B.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
C.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D.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中国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高度文明,农耕经济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继“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牛郎织女传说”已成功申报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沂源县也成为民间文学类“牛郎织女传说”申遗成功的两个县份之一。
       材料二 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申圆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材料三 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四 (吴江县)绫绸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于是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而令其童稚挽花,女工不事纺绩而日夕治丝。  

                                                         ——乾隆《吴江县志》卷三十八

(1)“牛郎织女传说”反映的我国古代的主要经济形式是什么?该经济形式有何突出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出现了哪些近代经济因素?出现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从材料三中能得出哪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新特点。
(4)材料四反映市镇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在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呈现怎样的发展状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4 . 1963年,戴高乐访问希腊时说:“希腊和法国可能做出的‘最大贡献’将是保持独立的国家地位,而不做卫星国。”由此可见,戴高乐(     
A.想摆脱美国对西欧的控制B.对美苏主导下的两极格局不满
C.对布雷顿森林体系不满D.反对欧洲共同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     

   

A.法国大革命B.第一国际
C.巴黎公社D.十月革命
2024-05-24更新 | 82次组卷 | 2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世界人口的流动

                                        16-20世纪世界人口的部分大迁移示意图
仔细观察地图中1、2、3、4序号代表的人口迁移路线,概括指出16世纪到20世纪序号路线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种人口迁移的原因。
7 .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法。对图中四个国家近代政治的发展进程,叙述正确的是(       

A.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促进国家统一
B.②内阁受议会监督并且对议会负责
C.③通过渐进的制度变革走向共和制
D.④通过民主改革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2024-05-1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选考)
8 .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的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a处处于低潮受西汉尊崇儒术的影响
B.b处处于高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推动
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思想的冲击
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时期批判思想的推动
2024-05-13更新 | 91次组卷 | 95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拜占庭帝国作为文化的桥梁,必然得兼顾东西两头,否则桥面会不平整,桥梁也必然维持不久。在继承了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后,拜占庭帝国也“没放过”东边这头……材料强调的是(     
A.拜占庭帝国继承发展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B.拜占庭帝国文化特点是融汇欧亚非文化
C.拜占庭帝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D.拜占庭帝国的桥梁建筑闻名于东西方
2024-05-0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推动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促成了欧洲近代封建社会的转型
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大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作用重要
2024-05-03更新 | 236次组卷 | 213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