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3 道试题
1 . 虎门销烟后,针对鸦片贩子藏身澳门,林则徐发布严禁贩卖鸦片的告示,“无论澳门铺户以及出海商船,并住澳之西洋夷人”如有违犯,“皆必从重惩办”,并强调“澳门虽滨海一隅,亦是天朝疆土”;1839年9月还亲自巡视澳门,“华民扶老携幼,夹道欢呼”。这反映林则徐(     
A.强烈的领土主权意识B.塞防海防并重的思想
C.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D.认为治国应以民为本
2024-04-29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怀柔区青苗学校普高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在牛顿的时代,光不再是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成了一个物理现象。由此可知(     
A.资产阶级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B.近代自然科学重视经验性总结
C.近代自然科学冲击了神学思想D.资本主义极大改变了世界面貌
2024-04-2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青苗学校普高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城市是社会的中心,是在社会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城市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1664年英国打败荷兰,取得“新阿姆斯特丹”的领土,命名为“纽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7世纪下半叶,纽约人口愈来愈多并成为商业中心,在缺乏劳力的情况下,纽约成为黑奴市场的大本营。

(1)阅读材料,依据所学设想纽约黑奴市场的黑奴是经过怎样的途径被贩运来的。这种贸易方式给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带来了什么影响?

利物浦位于不列颠西海岸,濒临默西河口,面向大西洋。16世纪中叶,利物浦还只是一个人口只有500人的小镇,1715年利物浦建成英国第一个船坞,到18世纪末,利物浦控制了欧洲41%,英国80%的奴隶贸易,19世纪初,40%的世界贸易通过利物浦船坞。19世纪4050年代,大约75%-90%的兰开夏的原棉由利物浦输入,到1852年,由利物浦输出的煤为25万吨,铁锭、铁块等325000吨,亚麻25000吨,其他工业品8000吨,陶器54000吨,工业用铜5600吨。可见,利物浦已发展成为重要的进出口商港,为英格兰西北部工业腹地提供服务。

(2)运用材料,结合所学,试从地理位置和时代背景两方面分析19世纪利物浦从一个人口稀少的小镇发展成为英国重要贸易港口的原因。
2024-04-2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青苗学校普高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关于文字起源有很多说法,如楔形文字是受陶筹启发,陶筹是呈现各种几何形状的陶制物,苏美尔人发现陶筹可以记数,于是产生了文字。《史记》中说仓颉见鸟兽蹄选之迹,初造书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这两种文字起源的共同点是(     
A.经历从图形到文字的演变B.描绘自然景物时联想
C.在泥板上压出一道道笔画D.雕刻在龟甲或兽骨上
5 . 从19世纪中叶以来,中外文化经百年的互动与融合,促成了中华古老文化的新生。下列符合“新生”的思想是(     
①魏源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②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③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             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4-04-11更新 | 258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怀柔区青苗学校普高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古罗马史学家塔西佗的《编年史》写道,屋大维“首先用慷慨的赏赐笼络军队,用廉价的粮食讨好民众……然后再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地位,把元老院、高级长官乃至立法的职权都集于一身”。这反映古代罗马政治制度的变化是(     
A.城邦民主政治建立B.贵族寡头政治出现
C.元首制独裁的形成D.王权受封建主限制
7 . 鉴于元末官场腐败,官吏鱼肉百姓,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双管齐下,大行教化之政的同时,颁定《资治通鉴》《志戒录》《大明律》,以官民犯罪案例编成《大诰》三编,甚至给百官拟定《授职到任须知》,直接规范基层官吏的履职,并认定治乱世须用重典,推行严刑峻法,乱法贪腐官员数万人被治罪。据此,说明朱元璋(     
A.废除丞相分权六部B.完善里甲户籍制度
C.强化法纪整肃吏治D.设司礼监规范监察
2024-04-11更新 | 17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怀柔区青苗学校普高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19世纪,英国政府实施了从本土向地广人稀的殖民地移民计划。当国内经济景气时,向海外移民减少;当国内经济陷入危机时,向海外移民增如。移民计划的实施(     
①有利于缓解英国本土社会危机               ②改变了殖民地的人口结构
③导致了经济危机波及世界各地               ④推动了国际贸易中心转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拉伯文化是由阿拉伯人的本土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西方的希腊、罗马文化,东方的波斯文化、印度文化汇合而成的。在阿拔斯王朝建立的最初一百年间,公元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王朝统治者通过对早期文化发达地区的征服,深切感受到先进的科学文化对发展经济、巩固政权具有重大作用。因此,他们非常重视教育发展和知识普及,大量起用知识分子,公正对待学术问题,并给予支持和鼓励,这种宽容对待学术的态度和做法,使帝国各地的文人学者享有极大的学术自由。阿拉伯人认为,拥有丰富的学识是一个穆斯林最为荣耀的装饰,在这种尊重知识的信仰环境和文化氛围中,阿拔斯王朝的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兴起。百年翻译运动(约750-850年)是阿拉伯人全面吸收外来文化的一次规模宏大的学术运动,在其结束以后,阿拉伯人在科学与文化上进入了独立发明和创造时期。

——摘编自陈字《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历史条件及其对欧洲的影响》

材料二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自由思想的发展和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10 . 如表是有关“文化”的词源解析,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     
词源解析
“文”“纹理”,引申出“人为修养和美、善、德行之义”
“化”“改变”
“文”“化”并联使用引申出“以文教化”之义
“文化”
(“文”与“化”合成一个词使用)
文治和教化
A.道法自然B.以人为本C.和而不同D.敬天保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