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3 道试题
1 . 下表是德国纳粹党在德国参与选举的数据统计(部分),据此可知(     
获得议会席位(个)获得选票数(万张)占票数的比例
1924年1490.82.9%
1928年12812.6%
1930年10764.720.5%
1932年2301379.944.3%
A.极端民族主义在德国开始传播B.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已经形成
C.纳粹党通过非法手段夺取政权D.经济危机为纳粹党崛起提供契机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以下两图为某研究者根据中国版本图书馆的样例数据进行统计的1949—1966、1977—1991两个历史时期传记书目题材、人物类别占比图。



图4

图5

材料二1992年以来出版的人物传记,按题材范围、传主的身份统计,共计26702种。其中,欧洲人物3906种、美洲人物2784种、历史人物2616种、……马恩列斯毛邓等领袖人物772种、军事人物685种。此阶段传记出版除了常规的历史人物、政治人物高企外,财经、科技、教育、文学、艺术、体育、医疗卫生等人物喷涌而出,明星类传记也非常突出。涉及世界他国的人物题材数量极其丰富,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传记人物数量达7335种,占整个传记书目抽样数据近三分之一的比例。

——王宏波《传记出版与社会变动》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4、图5对应的历史时期,并说明理由。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92年以来人物传记类出版物的主要特点。
3 . 下表为1943年国民党经济部发布的“后方工业概况统计"中的部分数据,展示了主要经济部门中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比例,据此可知
A.民族资本受到了官僚资本的压制
B.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C.国家统制经济适应了政治形势的需求
D.国民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性加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
战役中方统计日方统计
平型关战役歼灭日军1000余人亡167人,伤94人
武汉会战毙伤日军20万余人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
徐州会战毙伤日军5万余人伤亡3.2万余人
百团大战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亡302人,伤1719人,皇协军(伪军)伤亡失踪1202人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日本统计方法落后于中国B.日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可信
C.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D.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5 . 下图为1949年前后中国国民经济结构的数据统计。据此可知
A.实施工业化建设的必要性B.旧中国经济发展十分缓慢
C.新中国经济结构较为合理D.中国经济总量落后于西方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部分时期人口数量

年份

口数

出处

157年(桓帝永寿三年)约5600万

《晋书·地理志》

280年(武帝太康元年)约1600万

《晋书·地理志》

581年(文帝开皇元年)约2900万《隋书·李德林传》等
609年(杨帝大业五年)约4600万

《隋书·地理志》

705年(中宗神龙元年)约3700万

《通典·食货》

755年(玄宗天宝十四年)约5300万

《通典·食货》

760年(肃宗乾元三年)约1700万

《通典·食货》

820年(宪宗元和十五年)约1600万

《旧唐书·穆宗纪》

材料二:(东汉末年)“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注:奴婢、徒附为依附人口,不为国家所掌握)。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东汉末至西晋初人口变化的原因;并据此辨析表格中的人口数据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阐释8世纪中央政权直接控制人口数量的变化。
2024-06-0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齐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新青年》中对民主观念类词汇(含民主、民治、德谟克拉西等)评价倾向频度数据,数据反映了(     
卷数正面评价中性评价负面评价合计
1915.9—1918.685633151
1918.7—1921.422412558407
1921.5—1926.795180703978

——摘自金观涛、刘青峰《中国近现代观念起源研究和数据库方法》

A.破除封建礼教,提倡民主与科学B.进行社会变革,倡导个性解放
C.国际因素影响民族救亡道路选择D.关注西方民主,建立共和政体
2024-05-1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商君书》载:“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并强调了需要记载的强国所需知道的十三类数据。随着秦统一六国,这套户口登记、统计和上报制度随之推行到全国。这有助于(     
A.贵族控制人口转向国家控制人口B.加强政府对社会闲散流民的管控
C.解决人口隐匿和土地兼并的问题D.推动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化
2023-11-15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货币之路

材料一     中国近代货币统一进程大事简表

时间事件
1887张之洞率先设局自铸新式银元,此后各省纷纷仿行。
1910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定银元为国币,铸币权收归中央政府。
北洋时期中央政府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铸壹圆银币,但各省所铸小银币依然在流通,外国银行钞票也始终占主要地位。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8年,国民政府提出废两改元,为统一货币打下基础。1935年。
国民政府推行“法币改革”,统一发行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后又将发行权集中于中央银行。
解放战争时期法币因恶性通膨胀而走向崩溃,直到1949年中国货币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据冯郁《近代中国货币统一的进程》

材料二   2016101日,人民币被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后第五种入篮货币,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末,人民币储备总额为1228.02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份额为1.23,较2016年同期增加0.15个百分点,是继美元(62.7)欧元(20.15)日元英镑加拿大元和澳大利亚元后的世界第七大储备货币。

——摘编自谈俊《稳妥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政府统一货币的举措,并分析阻碍货币统一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认识。
2023-11-1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平邑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图1、图2分别为1949—1966年、1977—1991年两个历史时期,中国版本图书馆传记书目题材、人物类别数据占比统计图。这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社会价值观念的统一B.文化娱乐市场的需求
C.教育改革与科技发展D.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