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1987-2014年科技投入财力分析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材料二   40年来,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改革成为改革开放大战略的一个缩影,发挥了先锋、引领和试验田作用。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有举国体制下研制“中国神药”青蒿素类抗疟药的协同攻关;有“神舟”飞天创造的“中国高度”,“蛟龙”潜海成就的“中国深度”,“复兴号”标准动车组刷新的“中国速度”……科技实力伴随经济发展同步壮大,中国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

——摘编自《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成就撷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加大科技资金投入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改革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所示为晚清部分年份中国官派留日学生人数统计(单位:人)。对表格数据解读合理的是(     
时间人数
1896年13
1899年100多
1903年1300多
1905~1906年8000多
1908~1909年5000多
1910年4000多
A.清末新政以发展教育为中心B.国内近代高等教育尚未起步
C.晚清政府图存欲念较为强烈D.留日活动得到同盟会的资助
3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美国社会学家Massey的统计,1846—1924年间,总共有4800万移民离开欧洲,约为欧洲1900年总人口的12%,其中英国向外移民占1900年英国人口的41%,其它欧洲国家依次是挪威36%,葡萄牙30%,意大利29%,西班牙23%,瑞典22%,丹麦14%,瑞士13%,芬兰13%,奥匈帝国10%,德国8%,比利时3%,俄罗斯和波兰各2%,法国1%。这些移民85%前往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美国,其中单只美国就吸收了总数的60%。

材料二   2000年,全世界在出生国以外居住一年以上者,其人数已达到1.75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移民人数比1970年增加了一倍多。目前,全世界移民的60%居住在较发达区域,40%居住在较不发达区域,其中欧洲外来移民5600万人,约占欧洲总人口的7.7%;北美外来移民4100万人,约占北美总人口的13%:澳洲外来移民占其总人口的19.1%;亚洲外来移民5000万人,但因亚洲人口众多,移民只占其总人口的约1%;非洲外来移民占总人口的2%,拉丁美洲为1%。

——据联合国人口署《2002年国际移民报告》和国际移民组织(IOM)《2003年世界移民报告》

(1)根据材料一提出一个有关1846—1924年国际移民趋势的结论,并运用材料数据及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根据以上材料,与1846—1924年相比,2000年国际移民趋势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根据下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00至2010年(     
A.国际贸易的增长幅度B.发达国家第二产业所占比例
C.美国工业就业人口的占比D.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战前后中国近代工厂统计(部分)

业别1913年1920年
工厂数工人数工厂数工人数
纺织工业
食品工业
机械五金工业
印刷文具工业
冶炼工业
公用事业
军械工业
其它
231
105
101
25
8
33
23
9
157150
13700
18450
8460
7532
5640
28500
1151
475
280
252
51
383
243
23
35
358110
43150
25720
11825
61955
15190
28500
2735

——数据来源:《中国近代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各地党组织分布图

——图片来源:《中国共产党100年地图集》


综合以上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6-07更新 | 388次组卷 | 5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广东专用)02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走过波澜壮阔的70余年,创造了举世无双的经济增长奇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同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一半,其中重工业产值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这一年钢产量仅15.8万吨,减少80%,煤仅3243万吨,减少48%,粮食为11318万吨,减少约25%,棉花为44.4万吨,减少约48%。1949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现代工业产值只占17%。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2/3,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

——王桧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图二深圳市国民生产总值示意图

图三1992-2012年某县GDP增长示意图
1980年产粮:5.02亿千克
1981年产粮:6.70亿千克
1982年产粮:7.15亿千克
图一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建立后的经济状况并概括改变其经济状况的具体举措。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引起图一和图二数据变化的相关政策。概括图三经济迅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
7 . 研究表明,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外国进行自由贸易,此后外国白银大量输入中国。见下表
1570—1579年28.5万两
1580—1589年88.9万两
1590—1599年70.3万两
1600—1609年104.1万两
1610—1619年103.7万两

表中的数据统计说明,当时
A.手工业生产水平得到较大进步B.闭关锁国政策从此被废除
C.资本主义萌芽的作用日益显现D.中国传统经济有一定活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是1943年陕甘宁边区土布生产统计,表中数据综合说明当时
布厂(家)织机(架)年产布(匹)占总产量(%)
公营231852283220.7
合作社营371792200020.0
私营501501200010.9
民间织户200005333448.4
合计20514110116100

A.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
B.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启动
C.个体生产的效率仍较高
D.官僚资本挤压私人资本

9 . 沉浮欧洲——世界关注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不仅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基础上,也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随着权力的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西欧)已成为世界的中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表明近代欧洲处于怎样的国际地位?据材料分析欧洲居此地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战争结束时,德、意、日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举;美、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Ⅱ)》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促使欧洲人产生“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这一意识的因素是什么?为实现这一梦想,欧洲人有何重大举措?

材料三:下表【表中西欧六国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均为欧共体(欧盟)成员】

——数据采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3)据表分析,1952—1999年西欧六国经济呈现出了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趋势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17-05-0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东省仲元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历史研究过程注重史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从中推导出合理的历史结论。以下是一些史料的整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11月20日辛亥革命尚在进行之时,天津(清政府控制下)的《大公报》进行了一次征文评比,主题是“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民众参与程度超过了《大公报》预想,因此增加了获奖名额,获奖结果统计如下:

类别主张君主立宪主张民主立宪未表明态度
篇数1123

材料二   2006年,俄罗斯的尤里一列瓦达咨询分析中心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带来什么?”作了调查,统计如下:

态度持相应人态度的人数比例
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30%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0%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10%
是一场灾祸16%
其他14%

材料三   1949—1960年中国人口变化的相关数据

年份人口增长率及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死亡率
194916‰20‰
195817.24‰11.98‰
1960负增长25.43‰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哪些合理的历史结论?
(2)根据材料二指出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的基本态度。结合1917—1991年苏联的史实,分析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49-1960年中国的人口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4)根据材料及上述问题,你认为在历史研究中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