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20年5月,河南巩义“河洛古田”重大考古成果发布。在这处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中,许多出土器物中包含其他古文化的因子:如折腹鼎、陶背壶等文物具备山东大汶口文化的特征,陶器组合中出现的大量双腹器拥有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的要素。这体现了(       
A.最早的国家正式形成B.贫富分化开始出现
C.中原已进入青铜时代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2023-02-27更新 | 350次组卷 | 56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75年,甘肃文物队在齐家坪遗址的居址与墓葬中发现,器物以陶器为主,且多为泥质和夹砂红陶,少量灰陶,彩陶少见。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骨器为主。还出土了一批小型铜器,有铜刀、铜镜等。这些发现(     
A.正式确定该地是人类农业文明起源地B.对考证华夏文明的起源意义重大
C.是研究旧石器时代文明的第一手资料D.证实了文明起源的多元体特征
2022-07-1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介绍摘要“南海I号”沉船1987年发现于广东省台山、阳江交界海域,2007年整体打捞,2013年保护发掘工作全面启动。

沉船残长约21.91米,最大船宽约9.87米。船体结构较为完整,属于我国古代三大船型中的“福船”类型。

截止至2019年,发掘提取的文物有陶瓷器、铜铁器、金银器、漆木器、钱币、朱砂、动植物残骸、植物果核等,其中既有船货,还有船上的生活用具及旅客所携带的贸易用具或随身物品等。同时还包括反映埋藏环境与沉船关联的大量海洋生物残骸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遗留物。

发掘文物中瓷器约16万件套,金器188件套约2.8公斤,银器198件套约300公斤,铜器196件套(部分为铜钱铜环),铁器13件套,铅锡金属器60件套,竹木漆器98件套,石玉玻璃器26件套,铁器凝结物124吨。

“南海I号”上大量的贸易瓷器是为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外销品种,几乎囊括了当时南方主要窑口与瓷器种类,大部分产自江西、福建和浙江,一件德化瓷罐上有“癸卯”年墨书。

沉船发掘铜钱数万枚,最晚年号为南宋早期孝宗时期的“淳熙元宝”款,发掘的金页和银铤铭文都与国内出土的南宋时期同类货币一致。

——摘自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南海I号”南宋沉船对研究南宋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0-11-16更新 | 230次组卷 | 4卷引用:湘鄂冀三省七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据考古发现,新疆哈密市南郊曾出土一组距今3000年左右具有鲜明内蒙古鄂尔多斯风格的青铜器,如鹿首弯背短刀、环首小铜刀、锨等,而同类短刀在河北、山西、陕西等省的北部地区也曾发现过。这说明(     
A.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主要通道B.中原与西域生活方式没有区别
C.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早已存在D.内蒙古曾是中华文明核心地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表是考古出土的战国时期部分地区物品统计表(部分)。这反映当时(     
铁器出土地点铁器数(件)生产工具数(件)铁农具数(件)
辽宁抚顺莲花堡80余7768
山西长治分水岭363121
河北兴隆古洞沟878552
河南辉县固围村936958
广西平乐银山岭18117091
A.一家一户个体劳作盛行B.土地私有制度确立
C.铁农具运用于农业生产D.冶铁技术趋于成熟
2022-12-26更新 | 364次组卷 | 11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2
6 . 1978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发掘了战国时期曾国国君乙的坟墓,出土了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
A.经济发展使陪葬品丰富
B.统治者追求物质享受
C.等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D.诸侯王代行周天子权力
2017-12-20更新 | 55次组卷 | 4卷引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高一人教版历史试题(B卷)
7 . 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
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
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
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17-08-04更新 | 3233次组卷 | 41卷引用:黄金30题系列 高三年级历史 小题易丢分
8 . 如图是收藏于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油纸伞藏品,此展品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物。此伞造型独特呈八角形,由32根伞骨撑起,伞面中部彩绘梅、兰、竹、菊四图,图案之间手书“请用国货”四字。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西方列强的资本输出被成功抵制
B.官僚资本在国民政府扶植下得以迅速膨胀
C.民族工业海外影响力得到了提升
D.爱国情感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拓展了空间
9 . 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发掘辽宁省北票县十六国墓葬时,在北燕天王冯跋的长弟冯素弗墓中发现了5件玻璃器皿。在这其中,一件鸭形水注(如下图)引起了考古界的格外注目。它由哪一国家输入中国(  )
A.埃及B.东罗马帝国C.阿拉伯帝国D.伊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