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研究表明,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外国进行自由贸易,此后外国白银大量输入中国。表中的数据统计说明,当时
外国白银输入中国统计表
1570—1579年5万两
1580—1589年89万两
1590—1599年70.3万两
1600—1609年104.1万两
1610—1619年103.7万两
A.农产品商品化冲击了自然经济B.中国传统手工业仍然具有活力
C.朝贡贸易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D.白银大量流入影响了国内市场
2 . 下表是海湾战争中参战双方伤亡人数统计。对此表数据理解正确的是
伤亡人数伊拉克军队多国部队
死亡约2万人478人
受伤约8万人3754人

A.多国部队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B.多国部队高科技军事技术占优势
C.伊拉克军队缺乏训练毫无战斗力D.海湾战争是冷战时期的局部战争
2021-06-07更新 | 26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AB卷-选择性必修3-期末检测卷(B卷)
3 . 下表为1943年国民党经济部发布的“后方工业概况统计”中的部分数据,展示了主要经济部门中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比例,据此可知
工业部门国营经济私营经济
水电工业89%11%
冶炼工业90%10%
机器制造业73%27%
化学工业75%25%
饮食品工业23%77%
服饰品工业8%92%

A.国家统制经济适应了形势的需求
B.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C.民营资本受到了官僚资本的压制
D.国民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性加剧
2018-05-25更新 | 283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和失业情况统计。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这次经济危机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
工业下降46.2%40.6%28.4%16.5%8.4%1/3
外贸缩减70%69.1%50%48%50%2/3
失业人数1700万600万近300万85万300万3000万

A.破坏性大,影响范围广
B.只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
C.对法国的破坏性最小
D.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8-19高三上·全国·期末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27年6月,潘光旦先生在上海某报刊登“中国之家庭问题征求答案”的问卷调查,提出关于家庭结构、婚姻、子女的若干问题,共收回问卷317份。

有效问卷中受访人的性别和职业分布:男性受访人226人,其中有学生105人,教育者26人,学问者10人,会计10人,银行业10人,其他职业都10人以下。女性受访人有44人,其中有学生17人,教育者12人,其他职业较少,有许多自己无法辨别职业。

部分调查数据统计:

问题

赞成占比

不赞成占比

保留传统大家庭制

29%

71%

实行欧美小家庭制,但子孙辈轮流同居奉养祖、父

64.7%

35.3%

保留祭祀祖宗

14.5%

85.5%

与白种人通婚

40.8%

59.4%

表亲之间通婚

39.3%

60.7%

婚姻完全由父母作主

0.7%

99.3%

婚姻本人作主但征求父母同意

80.6%

19.4%

实行一夫一妻,反对纳妾

79.8%

29.6%

丧偶后不管有无子嗣男女均可再婚

62.9%

37.1%

发展公育机构,使妇女能投入事业和工作

57.8%

42.2%

——摘编自潘光旦《中国之家庭问题》

关于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的家庭观念,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8-01-24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30题系列 高三年级历史 大题好拿分【提升版】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历史研究过程注重史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从中推导出合理的历史结论。以下是一些史料的整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11月20日辛亥革命尚在进行之时,天津(清政府控制下)的《大公报》进行了一次征文评比,主题是“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民众参与程度超过了《大公报》预想,因此增加了获奖名额,获奖结果统计如下:

类别主张君主立宪主张民主立宪未表明态度
篇数1123

材料二   2006年,俄罗斯的尤里一列瓦达咨询分析中心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带来什么?”作了调查,统计如下:

态度持相应人态度的人数比例
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30%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0%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10%
是一场灾祸16%
其他14%

材料三   1949—1960年中国人口变化的相关数据

年份人口增长率及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死亡率
194916‰20‰
195817.24‰11.98‰
1960负增长25.43‰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哪些合理的历史结论?
(2)根据材料二指出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的基本态度。结合1917—1991年苏联的史实,分析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49-1960年中国的人口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4)根据材料及上述问题,你认为在历史研究中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从1978年的1.8%(全球第10位)上升到2010年的约9%(第2位),成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国家之一。这反映了(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中国经济发展闸门
B.改革开放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招
C.中国步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经济成就辉煌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中国经济崛起助推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是1953年新中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单位:%)。该普查数据(     
人口属性男性女性18岁以上18岁以下汉族各少数民族城镇乡村
比重51.8248.1858.9241.0893.946.0613.2686.74
A.为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作了准备B.为加快基层民主建设做好准备
C.表明我国人口的结构较为合理D.为全面开展经济建设提供依据
2022-11-19更新 | 426次组卷 | 9卷引用:期末卷(一)-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9 . 2019年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办。乌镇——这座静谧的江南小镇再一次迎来它的高光时刻。会上,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成为高频词汇。这折射出(     
A.中国科技引领世界发展B.世界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C.科技进步加速了全球化D.信息技术改变社会生活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在江苏盛泽市镇的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清朝政府在继承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对边疆地区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将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在近代以前奠定了中国疆域的版图。

——摘编自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

材料三   中国、西欧社会经济发展部分数据比较表

时间占世界GDP份额
(世界=100
人均GDP
1990年国际元)
中国西欧中国西欧
15002517.9600774
160029.219.9600894
182032.923.66001232

——摘编自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明末农业物种新变化,简要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出清代前期巩固疆域的主要措施2条,概述清朝疆域奠定的历史意义。
(3)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种态势的总体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