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民族危亡之际,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的炮声,震颤着中国大地,震颤着中国人民的心。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了自近代尤其是民国以来最严重的破坏,中华民族的生存面临着自近代尤其是民国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在这个危机面前,中华民族忧患百年、沉淀百年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以无法压抑的力量骤然迸发,形成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在这个高潮中,有学生、工人和各界团体的投身,有民族资产阶级、国民党左派及海外侨胞的参与。

——摘编自黄华文《七七事变前后抗日救亡运动特点之比较》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依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其策略,由“抗日反蒋”改变为“逼蒋抗日”以至“联蒋抗日”。在西安事变爆发后全力进行调停促成和平解决。国民党和南京政府在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与各党各军各派的逼迫下其方针、政策也几经变化。国共第二次合作终于在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八·一三”日军进攻上海威逼南京之际,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而实际建立。

——程中原《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材料三   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切之例证。宣言中所举诸项……均与本党三中全会之宣言及决议案相合。……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应计较过去之一切,而当使全国国民彻底更始,力谋团结,以共保国家之生命与生存。……中国共产党人既捐弃成见……中国民族既已一致觉醒,绝对团结,自必坚守不偏不倚之国策,集中整个民族之力量,自卫自助,以抗暴敌,挽救危亡。

——摘自《蒋委员长为中共共赴国难宣言发表谈话》(1937923日)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救亡运动的主要特点和深刻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对内策略的调整过程,并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对扭转中国抗战时局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宣言发表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主要因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氏族制演变而来的苏美尔城邦,在其形成之初主要有三个政治机构:城邦首领、贵族会议和人民大会(又称“公民大会”)。它们分别是从军事民主制时期的军事首领、氏族长老会议和民众会议演变而来的。城邦首领有多种称号;他们是城邦主神的最高祭司,居住在主神神庙内,负责主持城邦的祭祀活动,掌控神庙的经营和修建;他们还主管城邦水利工程的修筑,他们平时参加政权管理,战时统帅军队。据史诗《吉尔伽美什与阿伽》记载,乌鲁克城邦在面临外敌入侵时,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的抵抗主张虽遭到贵族会议的反对,却在得到公民大会的支持后实现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

材料二   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为了统治疆域广阔的国土,古巴比伦国王宣扬自己是众神之王。国王不仅有权任命和罢免官员,还全权处理国家的一切事务——包括军队的、宗教的、行政的、司法的……他们在都城中心下达指令,由下一级的官员负责传达,政令被一级一级地传达下去,使所有人遵守。汉谟拉比统治时期,一个以王权为中心的中央政府及一套以中央政府为核心的官僚机制逐步成型。

——摘编自[英]莱昂纳德·W·金《古代巴比伦:从王权建立到波斯征服》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美尔城邦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谟拉比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贡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其顿征服希腊后的希腊化时期,地中海世界的各个种族和文化的交融已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早在罗马吞并巴尔干地区之前,就有罗马人开始学习希腊文化,与东方进行贸易,罗马人出现在爱琴海各地。许多意大利农民或被大土地所有者驱逐,或因服兵役而离开家乡,受到城市奢侈消费的吸引而进入罗马和其他意大利城市。……罗马文化与希腊文化关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刻是它不仅充分吸收其积极成果,而且对其消极面也有所回避。罗马希腊化的进程一直在继续,但罗马人最终走上的是一条有选择性的希腊化道路。

——摘编自王振霞、王玉冲《古罗马城市与城市化》等

材料二   拜占庭文化绚烂夺目,独树一帜。它包含三种文化要素,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是其丰沃的生长土壤,处于独尊地位的基督教信仰是其文化的指导思想和价值体系,同时它还从西亚、北非等地的近东文明古国文化中汲取了充分的营养,最终融合为拜占庭文化。拜占庭文化的重心是希腊化时代的各种世俗传统,这些传统对官僚的教育以及在逐渐形成的东正教中占有重要地位。拜占庭文化在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诸多成就,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

——摘编自周巩固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希腊化时期罗马文化的特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拜占庭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兰克福通信博物馆向人们展示通信的历史,展品突出了通信业从石器时代到邮局、电话和电视的演进,这里有历史陈列,有现代艺术,有亲子互动,比如教人如何制作隐形墨水和破译密码。这个博物馆最大的特色不仅展品非常全,是通信设备大集合,同时在与观众的互动上也做了很多努力。展品不是安静地冷冰冰地摆放在那里,而是可以让观众实践体验。

——摘编自严红敏《德国博物馆教育见闻述略》

材料二   荷兰国立博物馆始建于1885年,拥有超过100万件藏品。新建的荷兰国立博物馆秉承“开放”和“连接”的理念,建立了完善的藏品管理系统和图像采集的标准化规则,通过在网站上直接发布藏品数字化的数据和图像,重建数字博物馆,期望通过数字博物馆能接触到更多的观众,不仅能触动他们的心灵,还能把人、艺术和历史联系在一起。目前,荷兰国立博物馆拥有欧洲最大的开放艺术藏品数据,其中的开放数据和图像非常受欢迎。

——摘编自凯茜·亚赫《荷兰国立博物馆: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1)据材料一,概括法兰克福通信博物馆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荷兰国立博物馆的独特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博物馆的作用。
5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辽圣宗(983—1031年在位)耶律隆绪,自幼受萧太后“教训为多”,即位后常阅“唐高祖、太宗、玄宗三纪”,探讨“贞观、开元之事”,亲政后积极继承和发扬萧太后的改革思想和措施,主要内容有:把原来的奴隶改变为部族,使原从事捕鹰、冶铁的奴隶经过改编取得平民地位。诏令各级官吏秉公办事,毋将阿顺,贪暴残民者,立罢之,并终身不录。诏开贡举,录取进士杨佶等,十年共取士一百七十余人。修订法律原则,契丹人犯十恶者,依汉律用宽平代替酷法。鼓励民户垦荒,诏定均税法。圣宗在位期间,屡败宋军并订立“澶渊之盟”,出现中兴之治。

——摘编自顾奎相、陈涴《中国古代改革史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圣宗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辽圣宗改革的影响。
2022-07-0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0年,一位名叫安吉尔的英国经济学家、和平主义者写的一本新著《大幻想》在出版后成了畅销书。他在这本书中,力图证明战争是不可能的。他认为,在当时各国财政经济相互依存的情况下,胜者和败者同样遭殃,战争成了无利可图的事情。所以,没有一个国家蠢到发动一场战争。

——毛元佑编著:《第一次世界大战总盘点》

材料二1914年投入战争的是19世纪的军队,打的却是20世纪的战争。战争促进了技术进步,推出了新型武器和大规模屠杀的方法,影响深远……虽然欧洲是一战的中心,但这场战争是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冲突,影响到了每一个大陆。和多数战争一样,开战容易,结束却……大战接近尾声时,各国的军费开支达到了空前的水平,都对公民开征了新的税赋,或提高了原有的税率。各国债台高筑,国家就滥发钞票,为将来埋下了隐患。

——【英】伊恩克肖《企鹅欧洲史8地狱之行(1914-1949)》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棉、毛、丝等原料成为军需用品,一时求过于供,价格暴涨,拥有传统桑基鱼塘优势的珠三角地区的缫丝业遂乘机扩张。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顺德掀起了办厂的热潮,当时广东全省雇用千人以上的缫丝厂共4家,顺德容奇便有3家,仅大良大小丝厂有十七间,蚕丝产销最盛时,顺德大小工厂190家,女工八万多名

——李淑苹、朱婵《珠三角近代产业女工的职业形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安吉尔的观点并评析。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期间顺德缫丝业发展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