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位时代,英国商人组织的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东南岸购买了一个村落,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商埠,这就是马德拉斯城(Madras)。同时英国人又在孟加拉(Bengal)一带建设商站,不久又在加尔各答(Calcytta)城建造了要塞炮台。到了17世纪末年,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中人常常和印度各地的酋长为难,印度皇帝才知道西方人的势力不可轻侮。当时英国不但要对付印度的土人,而且要对付欧洲的劲敌,原来当时法国在印度亦有一个东印度公司。

——摘编自何炳松《世界历史常识》

材料二   东印度公司统治印度之初,并不愿在印度推广西方教育。进入19世纪后,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进入新阶段,这就要求在印度实行西方教育,建立一套适合殖民统治需要的新教育制度。20年代,公司在给印度总督的公文中表现出希望办西方教育的倾向。1833年,议会通过的印度管理法规定,公司教育经费只应用来推广西方教育。近代教育系统是以英语为主要教育媒介,教学内容主要是传授西方思想和自然科学知识,印度传统知识的课程即便有也是次要的。近代教育的发展得到了印度相当多知识分子的拥护。不过,这些人出发点并不相同。

——摘编自林承节《20世纪初印度的民族教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英国在印度殖民活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世纪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3年清政府迫于形势颁布实行“癸卯学制”,仿照日本建立新教育制度,同时全盘吸收日本军国民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开设体操课,实施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并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学务纲要》,规定“各学堂一律练习兵式体操,以肆兵事”。1906年清朝学部新定的教育宗旨“尚武”被列入其中,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认为军国民体育具有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和加强美育的作用,是学校体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抵御外侵,打破国内军阀拥兵独霸天下的局面,必须实施军国民教育。1915年,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条约激发了社会各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军国民体育思想达到了高潮。直至1922年颁布“壬戌学制”,将“体操科”改为“体育课",军国民体育被自然体育思想起而代之。

——摘编自陈璟《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思想的历史进程)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中国体育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体育教育改革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代议制民主的兴起已经是17世纪以后的事。洛克指出,政府和国家起源于人们的自然权利,如果政府背弃他们所受的委托,用职权而侵犯人民的自由、生命、财产权利等安全保障时,人民享有恢复他们原来的自由的权利,建立一个新的政府形式。德斯解决了国家权力分立与制衡的机制,明确提出防止权力滥用的手段:以权力约来权力,密尔给出了代议制民主的定义:“国家的主权权力属于全体人民公民,人民通过自己的代表或公民投轩使这种权力。其转点是代表由选举产生,并向选民负责,受选民监督。政治权力应该定期、和平、有规则地更替,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合法行使。

——摘自丁一、余降(直接制民主和代议制民主比校分析》

材料二   我国的代议制民主最初是从百方四家移植过来的,经过一系列的制度变迁,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议制民主政体一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规定,全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四的最高政权机关,在全中华苏埃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其选出的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最高权力,中央执行委员会对全中华苏埃代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苏堆块即代表会议,作为我国我议制民主政体的雏形,是当时的中共中央为统一领导各红色区域的革命斗争,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精神建立的,而我国日前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在这一政体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摘自周和延、林军《我国代议制民主的制度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代议制民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中共领导的代议制民主制度在中国的实践历程,并指出新中国代议制民主与近代西方民主的本质区别。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图书印刷业发展迅速,这离不开宋刻本技术的发展。为避免虫蛀,宋刻本会选用纸性坚韧耐久又可以杀虫的椒纸。它刻印精致,“字画刻手古劲而雅,墨气香淡,纸色仓润,展卷便有惊人之处”;元祐年间刻印的司马光写的《通鉴考异》还得到了乾隆皇帝“是书字体浑穆,具韩柳笔意”的评价,不仅字刻得好,错谬之处也少,是宋刻本的一大优点。宋代国子监除了刻印经史外,还会刻印王叔和脉经、千金翼方、金匮要略方等医书,这样做既满足了社会需要,又推动了医学事业的发展。宋刻本是举世公认的珍贵文物,它的刻印艺术是后世的模范,对后世的书籍制度有巨大的影响。

——摘编自黎世英《宋代的图书印刷业》

材料二   西方印刷术,始于15世纪中叶,德国的古登堡改进和发明了铅活字,他还排印了西方首部印刷品《四十二行圣经》,曾一度轰动欧洲。……西方对印刷术的贡献主要表现在铅合金、印刷机、油墨等一整套印刷工艺上,这是在欧洲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完成的。在此基础上,西方还发明了石印、影印、珂罗版等印刷技术。19世纪初,西方印刷术引入中国。鸦片战争后,西方印刷术陆续进入我国,既冲击了我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术,又改变了我国印刷业的分布格局,大大推动了我国由手工印刷转为机器印刷的进程。

——摘编自骆伟《近代西方印刷品及其版本特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刻本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图书印刷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登堡印刷术的历史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