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代政府设立了严格的查灾、报灾制度;确立了储粮备荒的“平仓制度”和借助社会有经济能力者的“捐输制度”;还确立了王杖制度:“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哺之以糜粥。”此外,有些皇帝将郡国公田借给贫民耕种,并赈贷种食。汉文帝“赐天下孤寡布帛絮各有数”。汉武帝令“博士大夫等六人分循天下,存问鳏寡废疾,无以自振业者贷与之”。汉代也注重医疗丧葬救助,如东汉和帝永元四年“时有疾疫”,地方官曹褒“巡行病徒,为致医药,经理粥,多蒙济活”。

—摘编自陈井安、郭丹、瓮晓璐《中国古代社会救助考察》

材料二随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在农村中相继出现了互助组、合作社等组织形式,为解决农村贫困户的生活困难开辟了新路。使农村救助模式转变为集体救助为主。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贫民受救助历来被认为是政府的慈悲行为。在1954年颁布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明确规定“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资帮助的权利”。这从法律上为社会救助加以保障,贫民受到救助成为公民应得的权利。

—摘编自任松峰《新中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朝政府社会救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汉朝政府实施社会救助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传统社会相比,新中国社会救助有哪些新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新特点的主要原因。

(3)综上,就社会救助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2018-07-0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县级联考】重庆市云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献记载,魏国李悝制定《法经》六篇,“商君受之以相秦”。随着统一战争的胜利,秦王嬴政将秦国法制推向全国,同时也增加了与皇帝制度、中央集权有关的众多立法。1975年湖北睡虎地出土了1155枚秦律竹简,涉及近30种秦律法规条文,包括农业、手工业、货币、徭役、置吏等方面。其中,《置吏律》是关于官吏任免的法律,《除吏律》是有关行政组织、官吏选择的律法,《田律》是关于农田水利、山林保护和田税的法律,《仓律》是关于国家粮食的储存、保管、发放和度量衡制度的法律。可以肯定地说,秦代“严刑峻法”的背后确实有秦律的合理因素的存在,秦末政治崩溃更多的应为人治问题而不应全部责难于秦的法律。

—摘编自黄永美《从出土的秦简看秦律的合理性》

材料二   19世纪的德意志境内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以罗马法为基础的私法规则和体系,这与当时不断增强的民族意识形成鲜明的对比,也严重阻碍了工商业和贸易的发展。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私法统一进程加快。从1874年参议院组建民法典起草第一委员会开始,在23年间德国民法典数易其稿,1896年8月德皇威廉二世“以帝国的名义”签署了该法律。1900年1月1日,《德国民法典》开始生效实施。《德国民法典》共计2385条,包括总则、债务关系法、物权法、亲属法和继承法,以及各项实施法共218条。《德国民法典》使德国在民事实体法上走向了统一,对东欧及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民法典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申卫星《德国民法典的百年变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法律的特点,说明睡虎地秦简的出土对于秦律研究的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民法典》颁行的重要意义。综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人类法制文明的认识。

2018-07-1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等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典(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制,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自由和平等,自由体现于政治生活为“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平等则要求“数学(数量)平等”,就是说“全体公民人人相等”。所以,政事须经公民集体议决,由大多数人的意志裁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施治生《试论古代的民主与共和》

材料二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订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西方国家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也许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并因此构成了“历史的终结”。

——(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的主要方式及其宣扬的民主理念。

(3)请用建国初期我国建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否定材料三中“历史的终结”论。(举出政治制度的名称即可)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今中外政治制度演变的认识。

4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商鞅变法)其中究竟有哪些新东西呢?第一次变法条令,其中只有关于什伍连坐、奖励耕织,以及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实行严厉处罚的内容,算是独创的。其他如奖励军功、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确立等级爵位制的改革,当初齐、楚、燕、赵、魏、韩亦各皆然。商鞅的第二次变法条令,也是各国都已实行过了的。”

                                  ——程念祺《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


材料二  “简而言之,商鞅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能够对其全部人口实施总体性控制的中央集权的科层制(官僚制)国家,建立这样一个国家的主要意图在于最大程度地从社会中汲取人力与物质资源以更有效率地进行战争。商鞅在他的文章中曾经对农业生产与战争的关系作了直截了当的表述,他认为对农业生产予以更多重视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而且能造就一个易于控制和易于进行战争动员的农民群体。”

                               ——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的“独创性措施”对秦国的贡献。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鞅改革的认识。
2018-04-0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綦江区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高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4世纪兴起的文艺复兴让人们逐渐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头脑,力倡以科学方法和实验,探索人和现实世界,这种求实态度、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使欧洲出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科学革命”。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1543年出版《天体运行论》,提出与地心说不同的日心说。比利时医生维萨留斯发表《人体结构》,论述人体的基本构造,并从解剖角度论述男女肋骨数相同,从而否定了女人是由男人的一根肋骨演变的说法,彻底否定上帝造人说。随着欧洲印刷术的发展,这些知识被广泛传播,使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变得危险。

材料二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科学家们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天主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进一步要求摆脱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压迫,由此在思想领域掀起了一场反对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

——以上材料据桑戴克《世界文化史》整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新变化?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指出启蒙运动兴起的社会条件。

(3)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人认为前者重要,有人认为后者重要,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

2017-12-15更新 | 64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第七中学等六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此日寇猖獗,中华民族存亡千钧一发之际……如贵党三中全会果能毅然决然确定此国策,则本党为着表示团结御侮之诚意,愿给贵党三中全会以如下之保证:(一)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党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二)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四)……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

——《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1937年2月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对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并举出两个战场抗击日寇的战役各一例。

(3)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你对纪念抗战胜利的认识。

2018-02-0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历史
7 . 政治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议会民主成为近代民主的象征,代议制民主最早在英国产生,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一一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的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民主与古代雅典民主的主要区别,结合史实分析“光荣革命”后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实现了政治权力的转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都取得了哪些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建设的看法。
2017-02-23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8 . 1949年以来,依据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开展积极灵活的外交工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王绍坊《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材料三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新中国“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方针?
(2)材料二反映了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取得了怎样的外交成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各版护照上“文字”、“使用范围”的变迁,谈谈新中国外交在不同时期的特点。
2017-02-23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材料一 宋代著名绘画作品

材料二   1918年5月,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开山之作。新文学以反抗传统、个性解放为思想基础,取得了丰硕成绩。“五四”新文学的兴起,扬弃和超越了古典文学的文化审美形态,成为向具有现代意义或现代性的新文学观念、形态等进行转变的新起点,真正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划出了一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其文化意义表现出一种鲜明的对现代意识、现代观念和现代价值标准的建构思想。
材料三 现代主义的美术家似乎是超脱社会,超脱自然的人,他们不直接描写社会和人生,但他们的作品映射着社会和人生,采用的语言是荒诞的、抽象的。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到这些艺术家表现了现代人们的精神创伤,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上强烈的虚无主义。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两则材料分别体现了宋代哪种绘画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五四”新文学体现了哪些现代观念和价值标准。结合所学知识, “五四”新文学的兴起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以来现代主义绘画在创作手法和思想内涵方面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以“文艺与时代”为主题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看,中西民主制度的第一次历史分野(重大变化)几乎是必然的,无论是古希腊的城邦民主,还是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它们都各自适应了当时当地的历史和地理条件,是制度演进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

——潘传表《中西民主制度的两次历史分野》

材料二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三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不可替代的。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建立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创造的“全新政体”是什么?这种政体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