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周晚期,耕地轮荒农作制逐步向土地连种制过渡。到了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了主导地位,在黄河流域的一些地方“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A.农业作物品种日益丰富B.农业生产向精细化发展
C.北方普遍实现一年两熟D.集体劳作形式彻底瓦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图是清光绪中期出土于陕西扶风县法门镇的西周大克鼎。鼎腹内壁亦铸有铭文2段,共28行,290字,主要记录“克”依凭先祖功绩,受到周王的策命和大量土地、奴隶的赏赐的内容。鼎高93.1厘米,重201.5千克,口径75.6厘米。造型宏伟古朴,鼎口之上竖立双耳,底部三足已开始向西周晚期的兽蹄形演化,显得沉稳坚实。纹饰是三组对称的变体夔纹和宽阔的窃曲纹,线条雄浑流畅。



(1)根据史料的分类标准,指出大克鼎的史料类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克鼎的史料价值。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把大克鼎作为研究历史的证据应遵循的原则。
2024-02-15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推动如图中货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货币变化示意图

A.国家统一B.经济发展C.铸铁技术D.审美标准
2024-02-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如图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照片和宣传画。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艰苦奋斗的时代新风B.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2024-02-1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把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总结为以下十点: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些经验饱含着成功和失败,凝结着鲜血和汗水,充满着智慧和勇毅,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历史实践的产物,历史奋斗的结晶,是历史规律的昭示。

——摘编自《全面把握“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党的奋斗经验中的一点或几点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2-0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黔东北深山高寒地区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难以生长,山民的生存难以获得保障,明政府采取“移民就宽乡”政策,进一步加重了黔地的人口压力。明清时期,玉米、番薯、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相继传入我国,这些作物具有耐瘠、耐旱等特性,使贫瘠土地和高坡山地成为了可利用的耕地。山民们种植的高产作物或被加工为各种干粮以作备荒之用,或被加工磨制成可供食用的淀粉,或被制成喂养牲畜的饲料,在保障了日常的粮食需求后,山民也会余留部分用于在市场上进行买卖。

——摘编自李锦伟等《明清时期高产作物的引进对西南山区的影响—以黔东北地区为例》

材料二


——摘编自王浩强《近代洋米进口与中国粮食安全的现实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高产作物引进中国的背景,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洋米进口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24-02-0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乡官制基本确立。“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游徼徼循禁贼盗”。唐代基层社会权力结构已有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的趋势。此时,民间“耆老”替代了秦汉以来的“三老”。宋时,乡里制或乡团里制也由保甲制所取代,基层社会权力结构掌控于户长、里正、耆长之手,然“保”“甲”地位日益隆升,导致基层社会的自然状态由此丧失,基层社会权力任凭官吏驱使,已沦为“皇权”的附庸。

——摘编自高福顺《古代“乡绅之治”开启基层治理密码》

材料二   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中,晚清与民国政府都试图在基层设置乡镇等正式的国家机构。然而在实际运行中,旧有的乡绅、宗族等地方精英打着地方自治的名号进入官僚体制,并且在失去了科举制赋予的国家功名制约后,开始逐渐向土豪劣绅转变,凭借国家的名义大肆掠夺乡村财富。“乡村的实际统治权为各种各样的传统力量所执掌,由此形成新型的(也是形式上的)中央政权与旧式(却是实质上的)乡村统治并存的局面。”这一时期的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汲取与强制能力基本处于失控状态。

——摘编自候绪杰《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能力:定位与构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基层治理发展的基本趋势,并简析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基层治理相比近代基层治理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4-02-0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不仅分别成为埃及和巴拿马的经济生命线,更是东西方互联互通的要道,成为大国角力场、兵家必争之地。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大运河的开通(     
A.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B.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
C.刺激了瓜分世界的狂潮D.导致世界市场的形成
2024-02-0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在20世纪60年代,英国政府便开始实施“社区发展项目”“社区新政”等战略,推行公益、普惠性的社区项目和社区服务,组织社区互助小组、社区安全小组等。英国政府的这些举措(     
A.推动了基层自治的发展B.扩大了政府社会服务功能
C.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D.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形成
2024-02-0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工业革命的发展给19世纪的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财富聚集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而工人阶级生活贫困,住房拥挤昏暗,条件恶劣,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和干净水源。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A.阶级矛盾空前激化B.贫富分化日益凸显
C.经济危机影响广泛D.工人运动风起云涌
2024-02-0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