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战后,英国工党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将有选择的社会保障制度转变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成为每一个英国公民都可以享有的基本权利。19487月,当《国民保险法》《国民保健法》等法律在全国生效的时候,英国首相艾德礼发布讲话,他说,即将开始生效的各项社会保障法,对每一个英国公民都是普遍的和有效的。英国政府社会保障立法涉及英国人生存和发展的几乎所有方面。这些社会立法所建立起来的是一种“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英国人在未成年时享受母婴补贴、家庭补贴以及免费学校餐待遇,成年时期享受失业保障、健康保险、工伤保险等。英国政府制定的这些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政策与措施,使得英国建立起一种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摘编自焦晓鹏《战后英国福利制度变革评析》

材料二   19591964年,英国公共开支已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3,而其中除防务之外,福利开支是其中最大的一个项目。19651966年度的这项开支(包括教育)达到65亿英镑,而20年后则接近920亿英镑。20世纪70年代,英国“滞胀”现象达到高峰,年均经济增长率在2%以下,有时还出现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保守党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案,并于1979年以一票多数击败工党政府,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上台组阁。撒切尔政府大量削减各种补贴,包括住房、医疗、失业、教育等,这些削减对社会下层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但它不敢根本否定福利制度。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期间以及二战后初期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撒切尔政府调整社会福利政策的原因,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认为政府应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哪些角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全球的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殖民体系的形成和确立,三者是紧密相关的、缺一不可的。尤其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和确立过程,是相互促进和相辅相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不等同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和确立,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和确立的准备和条件。

——摘编自王雷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评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2023-07-2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豆选(版画)李焕民

图片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建设陕甘宁边区以及各个根据地的时候,采用了一种“三三制”的政权模式—也就是说,在政府干部当中,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人士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基层政权由老百姓直接选举产生、在有关当时的一些电影资料中,人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一群敦厚、朴实的农民举行“豆选”、几位乡干部背后的条桌上都放着个粗瓷海碗,全村成年村民每人都攥着一颗黄豆、他们有点腼腆,又有点陌生地依次走过乡干部的背后,如果同意谁当村长、乡长,就把豆子放在谁身背后的碗里、最后,由得豆最多的人当选、“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这句上世纪40年代流传于延安地区的民谣,生动再现了陕甘宁边区在艰苦环境下运用“豆选法”进行选举的场景。

——王乐《党史文物的风云岁月:延河岸边的“豆选法”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二是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实践、其中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指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立。

——张荆红《建国初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评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选举的原则、特点和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其本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0年,一位名叫安吉尔的英国经济学家、和平主义者写的一本新著《大幻想》在出版后成了畅销书。他在这本书中,力图证明战争是不可能的。他认为,在当时各国财政经济相互依存的情况下,胜者和败者同样遭殃,战争成了无利可图的事情。所以,没有一个国家蠢到发动一场战争。

——毛元佑编著:《第一次世界大战总盘点》

材料二1914年投入战争的是19世纪的军队,打的却是20世纪的战争。战争促进了技术进步,推出了新型武器和大规模屠杀的方法,影响深远……虽然欧洲是一战的中心,但这场战争是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冲突,影响到了每一个大陆。和多数战争一样,开战容易,结束却……大战接近尾声时,各国的军费开支达到了空前的水平,都对公民开征了新的税赋,或提高了原有的税率。各国债台高筑,国家就滥发钞票,为将来埋下了隐患。

——【英】伊恩克肖《企鹅欧洲史8地狱之行(1914-1949)》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棉、毛、丝等原料成为军需用品,一时求过于供,价格暴涨,拥有传统桑基鱼塘优势的珠三角地区的缫丝业遂乘机扩张。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顺德掀起了办厂的热潮,当时广东全省雇用千人以上的缫丝厂共4家,顺德容奇便有3家,仅大良大小丝厂有十七间,蚕丝产销最盛时,顺德大小工厂190家,女工八万多名

——李淑苹、朱婵《珠三角近代产业女工的职业形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安吉尔的观点并评析。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期间顺德缫丝业发展的原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用“十个坚持”高度概括了党百年奋斗历程中“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根本内在机理。

——摘编自周志文、周志钧《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的思考及其启示》


根据材料,拟定一个论题,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简要评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曾评述战国时代列国各有差异的状况:“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国通过战争消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实现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虽然从秦代到汉初,仍然可以看到不同地域文化风格的若干鲜明的差异。但是,秦的统一已经为大一统的文化共同体的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开皇元年,杨坚按照少内史崔仲方的建议,废除北周的六官制度,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尚书、门下、内史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的事务庞杂,任务繁重,故又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这种几个宰相执政的制度,可以防止外戚或个别大臣专权篡位,有利于巩固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开皇三年,兵部尚书杨尚希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已众,资费日多;吏卒增倍,租调岁减;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他建议“存要去闲,并小为大”,这样,“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良。”杨坚根据这一建议,把(北)齐、(北)周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为“大一统”奠定基础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初的制度创新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和隋朝的共同之处。
2022-09-07更新 | 900次组卷 | 2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2012-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是史学界研究历史事物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评述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是(     
A.武昌起义的爆发阻碍了中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B.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C.洋务运动强调“中学为体”有利于减少改革阻力
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有失认知的客观性
2022-07-02更新 | 417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在评述某一制度时说:“既不考虑地理条件,也不考虑民俗文化,反而尽量做到‘犬牙交错’,‘以北制南’,从根本上消除了……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四等人制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崇俭抑奢”的观念,旱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周初统治者在总结殷亡的历史经验时,清醒地认识到追求奢侈无度的生活.是殷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在周初的许多诏令中,均以殷为鉴,告诫子孙不应像殷人那样放纵物欲,而要“知稼穑之艰难”。而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古代社会,财富的增长速度极其缓慢,这就决定了消费的过程也应是缓慢与节俭的。所以,历代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尽管其经济思想不尽相同.但在崇尚节俭、抨击奢侈之风的危害上则有许多相似之处。

——摘编自宋超《中国古代社会传统消费观念剖析》

材料二   晚明时期的江南,经济突飞猛进,蚕桑丝织业与棉纺织业由农家副业一跃而为主业。到了19世纪初,在江南大部分地区,手工业的地位已与农业不相上下,在经济最发达的江南东部,甚至已经超过农业。社会日渐富裕,人们的思想观念随之发生变化。正德、嘉靖年间松江府上海县人陆揖(-1552年)便是这种思潮的代表者。他在《蒹葭堂稿·杂著》中,批判了正统的禁奢观念,为奢侈辩诬,以深邃的目光论证奢侈风尚的经济意义。

——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0-185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崇俭抑奢”消费观念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明时期消费观念的变化,并予以简要评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钱穆评述宋代制度时称“宋代制度,一面是相权衰落,另一面则是中央集权。”下列体现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①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   ②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③设三司掌财政   ④设立“四监司”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