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B.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
C.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D.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基础
2024-04-29更新 | 134次组卷 | 117卷引用:专题14中古时期的世界-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宋代,叶廷珪指出,江南东路池州一带的乡村,“聚落至有期日墟集处,谓之子午会”。按照干支记日法推算,所谓子午会,是每隔两日一集。另据宋代吴处厚的《青箱杂记》记载,蜀中乡村有“疾市”,“间日一集”。显然,病市是周期更短的隔日市,已接近常设市形式。这反映出(       

A.市的发展受空间时间限制B.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C.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D.草市逐渐形成规模
2024-02-24更新 | 8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唐初政府明文规定“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 《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长安富民王元宝、杨崇义、郭万金等国中巨豪也。各以延约四方多士竞于供送。在朝名寮往往出于门下。每科场文士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这一变化反映出唐中期(     
A.富商多与贵族官僚勾结B.政府鼓励商品经济发展
C.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改变D.国家出现财政收入困难
2024-03-22更新 | 13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末年,秦国从一个边陲小国异军突起,建立了大一统王朝,秦国的崛起是制度的胜利。《史记》记载,秦朝统一后,“除道,道九原,堑山堙谷,直通之”。《史记》还记载:“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十四县”。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但秦朝仅经历“两帝一王”的短短14年就灭亡了。

——摘编自陈忠海《从另一个角度看秦朝的统一与速亡》

材料二: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他所面临的形势是“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他继承了“文景之治”的全部历史遗产,其中,既有社会稳定、人心归向、经济富裕的优势,也有制度有缺、国家控制能力薄弱的遗憾。汉武帝时期的政论家严助,总结汉武帝时代的特点是“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统一的原因,并指出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造就“盛世”的背景与相关措施。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政治体制的基本特点。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皆秦制也。”《后汉书·百官五》记载:“有秩,郡所署,掌一乡人;其乡小者,县置啬夫一人。皆主知民善恶,为役先后,知民贫富,为赋多少,平其差品。三老掌教化,凡有孝子顺孙、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游微掌微循,禁司奸盗。”乡下有里,里设里正或里魁,掌一里百家,又称里父老。里父老由具有资产的人户充任,里之下按什伍组织居民,“什主十家,伍主五家,以相检察。民有善事恶事,以告监官。”在乡、里之外设有亭,“亭有亭长,以禁盗贼”。

材料二   乡约起源于宋代,在明代得到广泛推广。明代名臣大儒王阳明、吕坤等人都对乡约的制度或实践有很大的贡献。王阳明以封疆大吏的身份在辖区内直接推行《南赣乡约》,以明太祖的《太祖六谕》为蓝本,使乡约逐渐成为封建国家意识形态社会化的有效途径。到清代,顺治皇帝首倡乡约,将《六谕卧碑文》加入乡约宣讲中。雍正皇帝更是亲自制定了《圣谕广训》,作为乡约宣讲的正式文本,通过乡约巩固国家在基层社会的权威,强化在基层社会的控制。

——摘编自赵岩等《(南赣乡约)与传统中国基层治理体系的重建》

材料三   基层秩序重构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国家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晚清民国时期主政者自上而下推行“地方自治”的努力,因传统势力的阻挠而归于失败,复兴“保甲制”的努力亦终究无法整合基层社会。

——摘编自郭为桂《“组织起来”: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基层治理变迁》

(1)依据材料一,概括汉代基层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到清朝乡约宣讲内容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基层失序的原因。
2023-11-04更新 | 131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高中名校2024届高三12月统一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6 . 《宋史·职官志》记载,府、州诸职总理郡政,“宣布条教,导民以善而纠其奸慝”,“有孝悌行义闻于乡闾者,具事实上于州,激劝以励风俗”。由此可知,当时宋朝政府意图(     
A.宣扬儒学确立理学正统B.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
C.以教代政实行政教合一D.教化民众稳定基层秩序
2023-12-22更新 | 23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7 . 据史料记载,宋代城市空间较前代有了较大扩展,“打墙侵街”“接檐造舍”随处可见。另外,商铺建筑发展迅速,这使都市有了更大的容纳量和吞吐量,传统大都市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材料说明宋代(     
A.政府管理职能发生转变B.城市坊市界限未被打破
C.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D.城市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2023-11-01更新 | 623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8 . 据中世纪欧洲庄园法庭案卷记载,庄园内“所有佃户都有义务把他们的谷物送到磨坊去,如果确认某个佃户未履行到领主磨坊磨谷的义务,在法庭尚未作出判决以前,他要交6便士;如果此事已经诉诸判决,他就要交12便士”。这反映了当时(       )
A.庄园法庭严格执行司法程序B.农民经济生活受到严格控制
C.庄园磨坊以服务农民为宗旨D.佃户权利无法得到法律保障
2023-08-08更新 | 39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01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在统一文字的基础上,提出了文书档案制度改革的方法。《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制诏三代无文,秦始有之。”秦始皇在文书用印方面,规定只有天子之印称“玺”,百官的印章则统称为“印”或“章”。文书抬头制度主要规定在书写文书时,把一些特定的名词或句子,比如,本朝代名、帝号或与皇帝言行有关的字,在其前都要空一格或几格,或重新另起一行顶格书写,或另起一行高出数格书写。秦始皇还下达了关于避讳的规定,无论是在公务文书还是其他私人文书,所有的书面文字或语言中均不得直呼皇帝的名字。秦朝“以文书御天下”为后世档案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张忠年《浅谈秦朝尊君抑臣的文书制度》

材料二

法国大革命前夕,法国档案机构的数量和类型众多,档案的保存相当分散。根据1789年7月29日颁布的《国民议会组织条例》,法国建立了国民议会档案馆,负责保存国民议会的文件。1790年9月,法国颁布了《国家档案馆条例》,将国民议会档案馆改名为国家档案馆,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具有国家意义的综合性档案馆,负责保存历史档案和历届国民议会、中央各机构的档案文件。同年11月,法国颁布了《关于成立行政区档案馆的法令》。1794年6月,法国国民议会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专门的档案法——《穑月七日档案法令》,使国家档案馆担负起对所有地方档案馆的领导、业务指导和监督之职。1841—1842年,法国普遍建立了市镇档案馆和医院档案馆,如市镇的记录和账目,户籍和市民权利方面的档案,公共财产和地方行政的档案,地亩册、户口调查登记文件、候选人名单和有关选举的档案等。

——摘编自刘晓辉《简述法国档案管理机制与方法》

材料三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下文简称“国际共运”)对于世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档案。这些档案对于解读国际共运,还原国际共运的真实面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一些人趁国内外出现“历史虚无主义”之机,否定国际共运在世界历史中的作用。从目前的国内外形势上看,整理搜集并正确解读国际共运的文献,对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能够起到重要作用,也可为党史教育提供重要的国际视角。

——摘编自吴耀庭(档案学视角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档案的建设现状——以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为例》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秦朝和近代法国文书档案制度建设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秦朝和近代法国开展文书档案制度建设的背景。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历史文书档案的在史学研究中的价值。
2023-08-10更新 | 7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代杭州人张瀚,官至吏部尚书,他在笔记《松窗梦语》中记载,其先祖得神人授金,因此得以购织机一台织布,“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遂发家致富。这可用于说明(     
A.明朝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明中期工商业市镇兴起
C.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D.明代江南手工业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